2016/02/05
天氣的錯?
近日轉天氣, 身邊除了多了朋友傷風感冒外, 還有很多朋友濕疹復發.
濕疹是一種很紏纏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 輕則會在手踭, 大脾摺位, 或關節等 ‘陰濕’位置出現; 嚴重的會在身體任何地方出現, 例如頸, 腰, 臉等. 一撻撻, 抓又痛, 唔抓又痕, 而且影響儀容, 十分折騰人.
以往大家都認為濕疹是無得醫, 或無得斷尾. 濕疹除了遺傳, 還有可能是對某些環境或物質敏感, 如動物的毛, 洗衣液, 護膚品等. 另外, 天氣轉, 特別是天氣乾燥, 都會誘發濕疹.
而濕疹發起時, 睇醫生通常會給抗敏藥膏或類固醇, 但治標唔治本, 過一陣又容易復發.
近年越來越多研究証實某些食物會容易導致食物敏感, 除了大家傳統心目中的海鮮外, 蛋, 奶, 小麥是誘發濕疹的三寶 *. 另外, 花生, 黃豆, 甚至是一些蔬菜, 生果, 亦有機會成為誘發濕疹的元兇.
最常聽到的自辨是: “這些食物我都經常吃, 為何以前無問題, 現在才有濕疹?”
之前已經提過, 有多種原因會誘發濕疹. 試想想, 如果有一陣子天氣轉了, 同時間壓力大, 睡眠質素差 (有可能是皮膚痕, 或其他原因), 再加上繼續進食容易誘發皮膚發炎的食物, 身體免疫力下降, 於是濕疹就來囉.
除了埋怨天氣外, 比較理性的做法是做一個食物敏感測試, 至於點做, 坊間有邊幾種方法, 下次再介紹.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8 Jan 23;(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