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5
我唔係肥, 我只是食物敏感
提起食物敏感, 很多人即時想起 “食完海鮮出風疹; 吃了花生抖唔到氣” 等. 這類敏感反應的症狀較明顯, 一般於進食後幾分鐘或幾小時內發生. 這種 “即時性食物過敏” IgE, 暫時沒有解決辦法, 只能自行避開過敏食物.
至於上次提到的慢性疾病, 例如濕疹, 皮膚敏感, 消化不良, 胃氣胃漲, 甚至是頭痛,水腫, 及其他慢性發炎的症狀, 則稱為 “延遲性食物過敏” IgG 或 IgA. 因為症狀不是馬上出現, 有可以是進食後數小時, 甚至是幾天後才慢慢出現, 所以較難察覺對哪種食物含致敏原, 唯有透過食物敏感測試而得知.
市面上的食物敏感測試, 一般分為血液測試和皮膚測試. 由於不打算為任何一種測試賣廣告, 所以今次只是客觀分析兩種的特色和利弊.
皮膚測試是將少量致敏原刺入, 或貼於皮膚上 (有些點於手臂, 有些點於背脊), 稍後因為皮膚的反應作出評估. 好處是快, 而且對於 “見血暈”的朋友比較適合.
至於血液測試, 則是將血液樣本作測試謀介 (有些只需一兩滴血, 有些需要抽血). 好處是一次過可以化驗多種食物樣本, 亦適用於容易有皮膚敏感的朋友.
不論做哪種測試, 最重要是知道對哪種食物敏感, 戒口, 並進食其他有相約營養價值的食物, 避免營養失衡. 有助舒緩身體的炎症和因食物敏感引起的疾病.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