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0日

糖伯父愛 …. 石榴

Guava
早兩日遇見有高血糖的人客, 傾開前期糖尿病和糖尿病的症狀, 除了太飽太餓特別易攰外, 還會經常感到口渴 – 而那種渴, 好像飲水都解決不了. 那位人客告訴我, 最近試了一隻番石榴茶, 感覺幾好, 當普通茶飲, 好過飲水.

石榴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番石榴 (Guava), 綠色皮, 米白色果肉; 另一種是石榴 (Pomegranate), 紅色皮, 紅色果肉一小粒一小粒. 兩種都是營養豐富的生果: 高纖, 低糖, 豐富維他命C及鉀質, 有抗氧化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而其高纖特質亦有助穩定血糖.

不過, 原來番石榴葉 (Guava Leaf) 比番石榴更有效控制身體的糖份吸收. 研究顯示, 餐後飲杯番石榴茶, 能有效延緩身體血糖上升的反應, 有助穩定血糖*.

最重要是, 不論石榴, 番石榴, 還是番石榴葉, 都是天然食物, 不怕有副作用, 亦不怕身體有依賴性. 餐後一杯番石榴茶, 很方便啊.

(後記, 同人客傾完後, 放工趕去百貨公司入貨. 原來番石榴茶葉都有很多牌子啊! 買了一大盒, 預備所有高血糖的人客都派幾包當試飲…)

* Nutrition & Metabolism20107:9 DOI: 10.1186/1743-7075-7-9

更多營養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LeeDiet

#番石榴 #Guava #石榴 #Pomegranate #番石榴葉 #GuavaLeaf #番石榴茶 #GuavaLeafTea #前期糖尿病 #糖尿病 #口渴
#營養師 #AnnieLee

Read More
2017年01月17日

飲醉酒,顏色的錯?

Hangover

飲酒的迷思 (二)

周未, 過時過節,大家同至愛親朋聚餐開party, 想飲多兩杯又唔想咁快醉,以下幾點最重要:

1. 慢慢飲 – 酒精靠肝臟分解,平均大約 1小時分解 1 unit 酒精,即大約大半杯紅酒 (75ml),或 半品脫啤酒 (1/2 pint) — 沒有更快,只有更慢 (如有肝病或脂肪肝)。所以如果飲得急,酒精成份高,自然更加易醉。

2. 除了酒精濃度和飲酒速度, 酒的顏色都有影響。越深色的酒,如威士忌,拔蘭地等,除了酒精成份 Ethanol (乙醇) 會令人醉外,還有另一種物質 – 同類物 Cogeners。

同類物是酒精發酵時的副產品。越深色的酒,同類物含量越高。研究發現,同類物越高,越易令人醉。

而最深色的酒順次序為: 拔蘭地 > 紅酒 > 威士忌 > 白酒 > 伏特加

所以如果想無咁易醉,不妨叫杯伏特加梳加 Vodka Soda, 慢慢飲,開心歡度時光。

更多營養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LeeDiet/
#邊種酒無咁易醉 #酒精 #Ethanol #乙醇#Cogeners #同類物 #Hangover
#營養師 #AnnieLee

Read More
2017年01月05日

千杯酒已喝下去,都。。。

hangover1

飲酒的迷思 (一)

剛過完聖誕除夕,仲有幾個星期又新年。呢兩日見客,大部分都是飲多了食多了,反而休息少了。

開party或聚餐,喝一兩杯無可厚非,但唔覺唔覺飲多幾杯,除了卡路里易超標,亦容易醉。酒精亦會加重肝臟負擔,令身體毒素囤積,引致其他健康問題。

關於飲酒是否過量,如何無咁易醉,聚說紛紜。有人說溝酒飲特別易醉; 有人說飲酒後吃肥膩或煎食物可減輕宿醉。究竟邊樣先係真?

溝酒會易醉這說法其實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無論一種酒或多種酒,都是靠肝臟分解酒精. 令我們醉的,是酒精的總含量和濃度,而非酒的種類。不過如果飲單一種酒 (如啤酒), 會較易知道自己飲了幾多,較易自制。反而混合酒 (如雞尾酒),因為幾種酒連其他果汁混和,容易喝多了也不自覺。

而吃肥膩食物以延緩宿醉,喝酒前吃或許有少少幫助;但如酒後才進食,酒精已進入血液,再吃什麼都幫助不大,反而酒+油更易令人有反胃感。

至於是否先喝啤酒再喝烈酒更易醉,酒宿後喝杯咖啡提神有無效。。。下次再解釋。

更多營養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LeeDiet/

#酒的迷思 #宿醉 #飲醉酒 #解醉方法
#營養師 #AnnieLee

Read More
2016年12月22日

強化關節 – 先從營養入手

tender 5C

踏入年尾,又臨近聖誕、新年,應酬自然多;再加上天氣凍,又多一個藉口唔做運動。

不過做運動似滾輪,越做越起勁;相反越少運動,身體越見疲倦,特別容易覺得腰酸背痛,關節痛、肩頸痛…連帶越來越懶,關節骨骼更加容易退化,或誘發炎症等問題。

要強化關節和骨骼,除了要保持運動量,亦要加強營養平衡和吸收。

最近幫一隻產品寫有助保護關節和預防骨質流失的 “5個C”, 大家不妨留意吓:

C for Collagen – Collagen (膠原蛋白) 有助加強骨骼嘅韌度,以及修護關節;食物來源包括牛筋、花膠、豬軟骨等。

C for Vitamin C – 維他命C 有助身體吸收和運用膠原蛋白;食物來源包括柑橘類生果、燈籠椒等。

C for Calcium – 鈣質係骨骼嘅其中一種主要成份,加強鈣質攝取,有助預防骨折和骨質疏鬆等情況;食物來源包括牛奶、沙甸魚 (連骨食) 等。

C for Fatty aCids – 好嘅脂肪酸,特別係奧米加三脂肪酸 (Omega-3 Fatty Acids) 有抗炎嘅作用,有助保護關節,預防發炎情況;食物來源包括深海魚如三文魚、鯖魚等。

C for Cruciferous Vegetables – 十字花科類蔬菜, 除咗含有豐富抗氧化成分,有助保護和修補關節細胞外,更含有一種重要嘅微量元素MSM (有機硫化物),有研究顯示,MSM有助舒緩關節炎症和痛症*。

更多營養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LeeDiet/

https://www.facebook.com/goodjointhk/photos/a.208015382713127.1073741828.193406814173984/643856272462367/?type=3

#ASANA #補骨素 #關節即日唔痛 #強化關節 #營養師 #AnnieLee

Read More
2016年11月25日

撒嬌男人最好命

couple belly

什麼男人最好命?就是那些摸著肚腩,向友擠埋怨 “自從我和她一起,就多了個肚腩啦”。更好命的男人是,拖著懷孕中的太太,向友擠埋怨 “自從她懷孕後,我簡直陪著她一起大肚嘛, 我已經肥了幾個碼啦。”

當然,陪太太一起”大肚”, 是件又幸福又愉快的事。隨著懷孕的不同時期,荷爾蒙的轉變,胎兒需要更多營養,準媽媽胃口大了,吃多了,無可厚非。況且,生產後,如果餵母乳,而且均衡飲食,半年內應該可以回復至未懷孕為身形。

可是,準爸爸就沒有這個優待啦。由太太懷孕開始 (甚至更早),陪著太太吃東吃西,有時太太胃口不佳,桌上有未食完的食物,自己就負責做清道夫。食飽當然唔想郁, 陪太太休息下,看看電視,一晚已過。久而久之,腹肌變小肚腩,小肚腩變大肚腩,隨時快過太太的肚子。

要做個健康的準爸爸,除了戒煙戒酒戒夜蒲外,更要維持健康的身形。以下五個健康貼士,送給所有幸福男:

1)和女友/太太互相提點,不要眼闊肚窄,叫吃不完的食物,減少吃甜品及煎炸食物。

2)飯後果要改為早上,或空腹時吃。懷孕婦女以為多吃生果,對身體有益,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如果生果放在餐後吃,水果中的果糖會令血糖繼續上升,除了增重,更會增加患上妊娠糖尿的風險。

3)多鼓勵女友/太太增加活動量。餐後散步,假日出去户外活動,在家睡前五至十分鐘伸展運動,對胎兒,準爸媽都有好處。

4)一星期一次Green Day. 週末通常會吃得比較豐富,星期一不妨全日茹素。增加菜和纖維有助排毒,排走宿便。

5)最後,習慣每星期與太太一起上磅磅重吧,不要以為太太懷孕十個月,你同樣有十個月增磅期啊。到時要減,多一倍時間都未必減得番。

所以,健康的一家人才是最好命。

更多營養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LeeDi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