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6日

走塑雜貨店——從回歸自然、慢活、到永續生活

最近有機會認識 Slowood 兩位創辦人Dora和Jeff,我們在大埔的Pimary聊了一個早上。說到Slowood,不得不提Pimary,因為Pimary算是Slowood的雛型。五年前,Dora和Jeff在大埔的近郊找到一座兩層高的舊式村屋,把它改建成為一家小店和咖啡店,同時售賣以綠色生活為宗旨的各式生活用品。這家小店可說是Dora和Jeff對「永續生活」的初次實踐:屋內的所有傢俬幾乎都是由店主和家人親手製作的,而屋前花園更顯心思,石春路、長木椅、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均一手一腳從零建立。
1. Pimary
如果說Pimary呈現出一種家庭式的溫馨,讓客人在親臨其境時感受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那Slowood的出現,就是把永續生活的概念推而廣之,把它帶進日常生活當中。「雜貨店」,不就是購物的地方嗎?如何體現可持續性的精神?如何領會環保意識?
2. Slowood store
在店內,柴米油鹽醬醋茶、林林總總的乾糧、小吃、天然清潔劑等等……客人可自備容器實踐「裸買」,依據所需的份量購買。而「格仔」的裸買盒子牆自然成為了Slowood的標誌。這一切無不體現「零廢物運動」的其中一條法則—「零包裝」。摒棄過度包裝、清新舒適的店舖的裝潢,加上貨架用上以棄置木材製成的環保木板和天然降解物料,從外到內,都能體驗他們的用心,結合「Less is More」與「零廢物運動」的生活態度。
Day_1_-_ST_shop_grand_opening
今天,Slowood已經有四間店了,Dora與Jeff的抱負是他們的信念能夠更為普及。比如他們明白目前的產品價格不是人人皆可接受、負擔得起,價格能調整便調整,使更多人能親身體驗環保購物。與此同時,店舖售賣的,絕大多數是來路貨,兩口子希望,有朝一日,Slowood擁有自家品牌,出售本地生產的產品,做到從一而終的本土雜貨店。另外,Slowood 也正在研究在住宅區推出Refill Station,鼓勵源頭減廢。 這一切,也就是一點一滴、一天一天的慢慢累積。
在這偶爾讓人氣餒的時代,每次遇上如Dora 和Jeff般的新朋友也特別感動,因為看到還有善良的人一同繼續默默耕耘,帶著熱誠和努力為世界做好事。
Read More
2022年01月18日

將日式設計融入香港家居!平衡實用性和日式美學,更顯工人匠心!

日式設計是甚麼?要認識日式設計,從物料運用和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入手,就會明白日式設計其實是一種生活哲學,也蘊藏了傳統文化和工藝的智慧。將其帶到香港應用也要花些心思,才能平衡實用性和美感的精隨。

 

早前我獲香港貿發局邀請,與兩位日本建築師討論日本與香港在建築設計方面的合作,並且思考何以在現代設計中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元素。我也趁機梳理一下Hintegro自成立以來,在設計上借鑑日本式設計的心得。

 

1. Tatami每當提及日式設計時,首先想到的該是日本「和室」的Tatami。Tatami即是「疊」,本意指一種把多張草蓆重疊縫製而成的坐墊。(網上圖片)

 

從唐代傳入日本的Tatami,日本人把它發揚光大,早已跟日本人的起居生活息息相關,至今已經有千多年歷史了。Tatami的原材料為柔軟的藺草,其帶著植物特有的青草清香,能舒緩情緒,且有絕佳的吸濕、保溫、隔音效果,非常適合傳統和室的特性及四季分明的日本氣候。可是,以天然素材製成的Tatami,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環境改變,在地人的居住條件亦隨之而變的情況下,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為了配合現代人的生活及需求,亦因此而革新。

 

從前,其最大的敵人是「濕氣」,要是打理不當,容易發霉或滋生昆蟲,因此,它的壽命有限,隨著歲月的流逝,品質必然會逐漸劣化,故此需要請專業工匠定期「翻面」(意指整修)。如今,在職人的努力下,不斷改良相關技術,某些日本廠家開始採用人造纖維(例如樹脂)製造Tatami,一方面,保留傳統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又能與時俱進(比如具有防潑水功能、更加便於清潔維護、樣式上的創新與創意等等)。對於像香港般春夏兩季皆天氣潮濕的地方,想在家中添置Tatami,體驗傳統和室的滋味,已不是稀奇事。

 

2. Tea house Hintegro曾為一個有六個小朋友的家庭設計了一個兒童茶室。

 

在日本的大城市中,譬如港人最愛的朝聖之地—東京,這個引領時尚的大都會,如同香港,都是寸金尺土、地少人多,因此不少人所住的是洋室。這種西式設計的公寓,相對於和室,較為適合小家庭或是單身人士。洋室就跟香港相似,室內空間大多偏向狹小,故此極其需要善於收納和充分利用空間的好設計。

 

數年前到日本時,察覺日本家具品牌的櫥櫃系列非常適合引進香港,它們堅持以實木製造櫃門,造型時尚美觀之餘,也能配合家中的其它木製家具或木地板設計。以往,在櫥櫃設計方面,要求較高的客人一般會選擇訂造歐洲品牌的櫥櫃。相較之下,日本的櫥櫃系列雖然體積較小,卻更適合亞洲人,宛如為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度身訂造一般。

 

3. kitchen日本櫥櫃有好看的東洋風外表,同時其質素和功能也毫不遜色。

  

其實,上文提及的Tatami和櫥櫃設計讓我想到日式的匠心。
日本人在衣食住行方面處處流露「匠人精神」,對於所做的,他們並不視它如死物,而是當作自身的一部分,如是者,做事時始終抱著熱情,匠人在專注對待之際,從日積月累的實際作業中汲取教訓、繼而重新學習,引而伸之的精雕細琢、一絲不苟的態度,甚至是生活態度也不為過,教人如何不欽佩和讚嘆。

彼岸的職人精神,經過歲月的淬鍊,早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此岸呢?其實,近十年來,在香港也有愈來愈多年輕人意識到本地傳統工藝的重要性,為了保育,更有不少人投身學習,甚至願意全職投入相關行業。本地木工房「一木」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木」的創辦人數年前到台灣學習木工製作,繼承了日本的「匠人精神」在本地製作木家具及開班授徒,希望能重拾香港木工文化。

 

WhatsApp Image 2022-01-18 at 2.04.44 PM 圖中的椅子是Hintegro的設計,並由本地木匠「一木」手工製作。

 

日本現代設計,既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講究簡單、樸素的美學,也能秉承十九世紀「明治維新」以來的精神,在堅持傳統的同時,往往能夠與時俱進,把西洋理念、技法融入傳統中,在香港這個素來以「石屎森林」聞名的地方,能否從東瀛文化中借鑑,在設計方面,甚至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Read More
2021年12月28日

疫情與新世代的生活態度轉變,設計要如何與時並進?

IMG_3622-min

 

做設計行業,要時常有與時並進的心態,了解最新的趨勢和客人的需要。早在10年前,千禧世代冒起的說法已經存在,但似乎因為疫情,他們獨特的想法、心態、生活習慣和需求來了個大爆發, 更受大家注意。就像最近在美國掀起的「大辭職潮 Great Resignation」,因為在家工作盛行的緣故,新一代發現工作也可以靈活彈性,甚至覺得享受當下和生活體驗才是生命中珍貴的,亦因此促成了更多初創企業家的出現。

 

我與自己90後的團隊工作, 也深明創造親和文化,彈性工作安排和開放、獨立自主的環境可鼓勵他們和公司一起成長。也有身邊的年輕人毅然辭去穩定的企業工作後成為自由工作者,做自己喜愛的事,追求多元的生活和工作模式。這些現象對於設計行業來說也有重要的啟發,因為年輕人的想法和新興的工作模式,與新一代對家居設計的要求,甚至目標對象為年輕人的項目也息息相關。

 

這天有機會參觀位於中環堅道的TOWNPLACE SOHO,一個專為新世代設計、提供靈活彈性租住概念的項目。參觀後印象特別深刻,是因為TOWNPLACE把Community的概念做得更細膩,真正提升了與住客(TOWNER)之間的連繫,而且360度創造了社群的新價值。

 

甫踏入雙共享空間,看見開放式設計和完善的設備,就難怪星期五的下午也幾乎滿座,有的在Phone Booth開會、有的在休憩區閒聊,也有在戶外園林工作和健身室運動的。我一直好奇,一個社交空間的設置是否能夠真正連繫鄰里之間的關係?團隊為我展示在TOWNPLACE App上的社群,原來TOWNER間有很多企業家和外籍專才,他們可以自由利用平台分享自己的品牌或交流,又會自發舉行聚會。就在當天,在Duo Social Space正進行一個有汽酒的試飲會和天台瑜伽班,他們平日就是這樣互相交流,推廣自己的產品、服務和品牌,甚至促成了新的合作機會。而TOWNPLACE就超越了業主的角色,與TOWNER的關係更密切,一起建立了一個線上線下的生活圈。而TOWNPLACE SOHO的TOWNER亦可同時享用TOWNPLACE KENNEDY TOWN的休憩、工作空間、設施和全港島臨海最高空中會所。

 

IMG_3624-min

 

新一代對家居設計和生活質素都要求很高,着重個人化的生活體驗,同時要便捷的選擇。所以TOWNPLACE主打靈活的租住方案,有開放式至四房單位,又可選擇服務式、附設傢俬或自置傢俬三種方案,租期短至一個月長至兩年,適合想一嘗自住的年輕上班族。如果用附設傢俬的方案,也可根據喜好選擇優雅木調或日系簡約的風格。房間內配備齊全亦時尚,儲物空間充足,更可以TOWNPLACE App使用智能家居系統,輕鬆在家中或街上控制家中燈、冷氣、音響等設置。通往天台,TOWNER可以在太陽椅和空中庭園自由休息,氣氛隨意自在。當然,景色前臨維港或香港動植物公園,已是一大享受。

 

IMG_3614-min

 

IMG_3606-min

 

IMG_3609-min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年代,靈活彈性已是生活技能必備。設計上,我時常提醒自己要保持開放,與客人溝通時要用心聆聽和了解他們的想法,再作專業的判斷和調校。設計上也要繼續追求進步,和生活一樣多元之餘,要兼顧概念和體驗,設計才可與時並進。

 

IMG_3617-min 



Read More
2021年10月12日

蝸居設計貼士:斷捨離、一物多用、向地台say no!

Photo: Keith Chan

 

身處香港,空間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因此不少上車人士都希望靠室內設計師去解決居住空間細小的問題,然而設計師並非魔術師,我們能做的,是善用空間,令空間使用得更有效率,而非將空間變大。個人並不同意盲目增加儲物位置如地台、閣樓等,因為這樣只會令空間縮少,也會影響外觀。居住空間應該以「人」為優先,而非「物件」,為了物件而捨棄人的空間,其實本末倒置。話雖老土,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源頭著手,別繼續購買不必要的物件,以及學懂斷捨離。

 

記得我媽媽有一句名言:「兩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就代表它們對你已沒有用。」雖然這不能套用在所有事物之上,但卻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衣服,也許你會說時裝是一個循環,可能會再度重來,但在它再度流行之前,沒有好好收藏保養,衣物可能早已經破掉。因此要搬進蝸居前的第一件事,是先檢視究竟有甚麼及幾多雜物能捨棄;第二件事就是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可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及習慣,從而減少雜物;第三才是透過室內設計去盡量利用空間,但大前提是別為了雜物而捨棄個人生活空間。以下是我有關蝸居的一些建議:

 

一,使用多功能電器或家具,例如二合一洗衣機乾衣機、二合一焗爐微波爐或蒸焗爐,又如梳化床,需要時才拉出,就能慳到一件電器或家具的空間。

 

木檯同時是飯檯,也是女戶主的手作工作間,背後是儲存手作布料的木櫃,中間加入了玻璃可增加通透感,集飾櫃與儲存空間於一身。

木檯同時是飯檯,也是女戶主的手作工作間,背後是儲存手作布料的木櫃,中間加入了玻璃可增加通透感,集飾櫃與儲存空間於一身。

 

 

二,雖然說斷捨離,但人總有身外物,因此應盡用一些不太影響空間外觀的位置,如訂造能儲物的梳化或可儲物的假天花,但也要注意尺寸,以免因為佔用空間太多而出現侷促的感覺,而且這類型儲物位置多數用以擺放較少用的物件,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儲物前先確定物件是否還有用。

 

善用高空空間也是蝸居設計的小貼士,但要注意空間感,以免出現侷促擠迫的效果。

善用高空空間也是蝸居設計的小貼士,但要注意空間感,以免出現侷促擠迫的效果。

 

 

三,除非樓底特別高,否則我個人不建議造地台,因為容易令空間變得很狹窄。假如係真的要訂造,謹記使用的物料要有防潮效能,而且開關要方便輕鬆,不便利用的話話只會讓空間閒置,也容易滋生細菌和昆蟲。

 

假如要加建地台,首要考量是樓底的高度以及整體空間是否足夠。

假如要加建地台,首要考量是樓底的高度以及整體空間是否足夠。

 

 

四,使用可伸縮或摺疊的家具,例如可伸展的餐檯、能上下升降或者簡單隨時安裝於天花的乾衣架等,其實市面上也有不少這類型的產品選擇,但要注意不能使用太過,由於這類型的家具始終會影響整體外觀,要維持家居的舒服度及整潔度,要取得平衡就要適可而止。

 

 

來自日本Takara的室內掛衣架,外型簡潔,可按需要拆下及扭上,非常方便,適合香港蝸居使用。

來自日本Takara的室內掛衣架,外型簡潔,可按需要拆下及扭上,非常方便,適合香港蝸居使用。

 

 

五,規劃空間的時候盡量考慮多用途功能,例如餐檯同時也可以是工作檯;對比單用途空間,不妨考慮一間建構一間多功能房間,在設計上多加巧思,同時集書房、客房及儲物室於一身。如何令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間隔更靈活性,如使用趟門或活動門等,可隨需要開合,於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用途,則可以變化出不同的空間。

 

 

窗台同時是儲物櫃也可作為座位。

窗台同時是儲物櫃也可作為座位。

 

Read More
2021年10月12日

由主子生活習慣及喜好著手!留意5個室內設計及裝修考量,打造舒適度、設計感兼備的寵物家!

Photo: Keith Chan

 

02

 

 

常聽說:「貓才是一個家的主人。」對比起主人的需要,似乎主子們的舒適度更是不少人在裝修家居時的首要考慮。曾經設計過很多有寵物的家居,不同的動物,更應說是每一隻動物也有不一樣的需求。在裝修時多加考量,寵物們與主人的新居生活自然方便舒適得多。經驗之談,我們在設計有寵物的家居時,會花上很多時間去了解主子們的品種、生活習慣及喜好,才可設計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寵物家。

 

一、地板:簡單來說,有寵物的家最好還是選擇吸水性低的地磚或石磚,有養過寵物就明白,即使你的主子們有多聽話乖巧,總會有不明的排泄物出現,磚地的清潔保養絕對容易得多。磚的選擇也以平滑為佳,另外磚與磚之間的掃灰位尤其要注意,必須夠平順。其實木地也非不可,同樣以木紋較少的好,但這很取決於主子的品種及習慣,假如家中養的是長毛狗,還是磚地對他們來說比較清涼舒適。

 

01

 

 

二、牆身:假如你是養狗的話,不妨考慮將地腳線加高,更可選擇石面或金屬面,減低主子們撞花或刮花牆身的機會,尤其是在牠們進食的位置,在牆身加上易清潔的飾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假如家中有貓的話,可在牆壁加上高低不一的層架,或與櫃身配合,留有一條動線讓牠們靈活走動。

 

04

 

三、浴室及廁所:養狗家庭的浴室最好還是浴缸加淋浴,洗澡時可將牠們安置於浴缸中,減低水花濺起,更可防止牠們「逃離現場」。養貓的話,就要考慮貓廁所的位置,大部分人會選擇放在浴室內,我們曾為客人訂製一度「門中有門」的浴室門,在門下方加設活動貓門,方便主子隨時出入。

 

四、安全考慮:養貓的人士尤其要注意安全問題,窗網絕對不可少,我多數建議客人選擇HNSO透明窗網,相對簡潔美觀,由於用料透明度高,不影響從室內觀賞窗外景色。另外,由於貓主子們喜歡躲藏,我們也會提議客人將洗衣機升高,減低貓貓們容易躲入洗衣機的可能性。養狗的人士就要在閘門上多注意,特別居住在村屋及獨立屋的,可考慮多加一重閘以防狗狗奪門而出。

 

05

 

五、傢具:市場上現時有不少寵物友善的傢具產品,如以寵物抗菌布料製造的梳化,只要以清水便可輕易去除污漬,更有強巧防刮力,即使留有毛髮也容易打理。

 

03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