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4

【設計倫敦】(1/3)

上年到訪倫敦,得到很大衝擊。作為出生於80年代香港的設計師,在香港成長,在香港接受教育,在香港創業。長不長短不短的三十幾年,我經歷過香港的起起跌跌。從設計的角度看,這次踏足英國,感覺到香港的設計正在退步。一落機看到希斯路機場的指示牌、咖啡室門頭上的招牌,大至城市規劃、道路設計,小至洗手間內的一個小告示,都能夠看到英國人對設計一絲不苟的執著。我在想:「80年代的香港就不是這樣嗎?」曾經,,我們城市的空間設計流着世界一流城市的血液,可惜不進則退,到這最近二十年來急速退步。身為在香港創業的設計師卻溫水煮蛙,慢慢習慣了正在退步的設計還境。今年再次舊地重遊,我決定放下腳步,慢慢細味倫敦的設計,尋找自己成長的城市裏設計的西方根。

今次入住的酒店位於泰晤士河旁邊,坐落於海洋貨櫃大廈裏的精品酒店Mondrian Hotel。最初在香港上網瀏覽酒店預訂網時,是被它的室內設計所吸引的。雖然稱不上前衛或者經典,但傢俬和擺設均是玩味十足,並且用上Tom Dixon所設計的產品作為房間內的裝飾。在上網研究一下又發現,原來根本酒店的餐廳、Spa、大堂和房間都是出於Tom Dixon的手筆。英國著名設計師加上英國的泰晤士河,他們順理成章把大英帝國從前的「Great」重現眼前。泰晤士河代表倫敦,也代表航運,Tom Dixon索性用航海做靈感,把設計洒店當作造船一樣。一入到大堂,你已經見到一幅用紅銅製作的不規則牆壁,我相信是比喻做船底。周圍也是圓形的窗戶,就像置身於二百年前的船倉內。英國設計師就是這樣尊重自己地方的歷史和文化。

leonardo-1309859-River_View_Deluxe_Room_1_S-image sch-2 ccc34ff6_z 180496 37817004

20 Upper Ground, South Bank, London SE1 9P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