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說侘寂—食之日式美學
說侘寂——食之日式美學 P
hoto: Keith Chan
「侘寂」這兩字對不少人來說相對陌生,但說起其發音Wabi Sabi,就應該有聽說過。「侘寂」究竟是甚麼,很難一句說明,是一種思想,也是深受鍾愛日式美學的一個基本——接受生命的消逝短暫,以及所有的不完美。
不完美的美,好像很難明白,其實放諸一切,大自然及生命本來就不完美。與日本神道教的崇拜大自然,以及佛教中的禪相融會,提出了美學概念,侘寂就是欣賞自然中的不完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不完美的細節,學懂擁抱無常,才能明白常理。
侘寂雖為美學,但涵蓋的是生活中的一切,庭園、花藝、茶道、金繼修補工藝,比比皆是。民以食為天,日本飲食也能體現出侘寂。不論是懷石料理或廚師發辦,都強調「不時不食」,選擇當季食材,則無需添加過多的調味,品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難發現,日本最頂級高貴的美味,並非珍饈百味,而是以新鮮時令為先。食物皆有其原始味道,日本人鍾愛刺身,喜歡其天然野性之味,魚有魚鮮,肉有肉臊,天然味道有時候不一定最好,但美味就是來自原有鮮味。
早前受邀請至壽司源一嘗其廚師發辦。店名為源,說明以天然之味為源。正值夏季,菜單中皆為直接從豐洲的時令食材。「不時不食,不鮮不食。」春夏宜吃白身魚,油分較輕,如赤鯥及石斑,簡單配以柚子、紫蘇花等天然植物調味,口感風味更清爽,不取巧也不花巧,尊重食材根源。每件壽司、每片刺身,經料理長的巧手,獨一無二,呈現出食材之原態,不一定完美無瑕,但正是侘寂之美。
學懂從每一口中欣賞自然,懂得在美味中感受不完美,食物也可以是美學。
」
壽司源
地址:元朗青山公路 1 號珍珠樓地下 10 號(西鐵站 B 出口)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