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

蝸居設計貼士:斷捨離、一物多用、向地台say no!

Photo: Keith Chan

 

身處香港,空間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因此不少上車人士都希望靠室內設計師去解決居住空間細小的問題,然而設計師並非魔術師,我們能做的,是善用空間,令空間使用得更有效率,而非將空間變大。個人並不同意盲目增加儲物位置如地台、閣樓等,因為這樣只會令空間縮少,也會影響外觀。居住空間應該以「人」為優先,而非「物件」,為了物件而捨棄人的空間,其實本末倒置。話雖老土,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源頭著手,別繼續購買不必要的物件,以及學懂斷捨離。

 

記得我媽媽有一句名言:「兩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就代表它們對你已沒有用。」雖然這不能套用在所有事物之上,但卻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衣服,也許你會說時裝是一個循環,可能會再度重來,但在它再度流行之前,沒有好好收藏保養,衣物可能早已經破掉。因此要搬進蝸居前的第一件事,是先檢視究竟有甚麼及幾多雜物能捨棄;第二件事就是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可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及習慣,從而減少雜物;第三才是透過室內設計去盡量利用空間,但大前提是別為了雜物而捨棄個人生活空間。以下是我有關蝸居的一些建議:

 

一,使用多功能電器或家具,例如二合一洗衣機乾衣機、二合一焗爐微波爐或蒸焗爐,又如梳化床,需要時才拉出,就能慳到一件電器或家具的空間。

 

木檯同時是飯檯,也是女戶主的手作工作間,背後是儲存手作布料的木櫃,中間加入了玻璃可增加通透感,集飾櫃與儲存空間於一身。

木檯同時是飯檯,也是女戶主的手作工作間,背後是儲存手作布料的木櫃,中間加入了玻璃可增加通透感,集飾櫃與儲存空間於一身。

 

 

二,雖然說斷捨離,但人總有身外物,因此應盡用一些不太影響空間外觀的位置,如訂造能儲物的梳化或可儲物的假天花,但也要注意尺寸,以免因為佔用空間太多而出現侷促的感覺,而且這類型儲物位置多數用以擺放較少用的物件,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儲物前先確定物件是否還有用。

 

善用高空空間也是蝸居設計的小貼士,但要注意空間感,以免出現侷促擠迫的效果。

善用高空空間也是蝸居設計的小貼士,但要注意空間感,以免出現侷促擠迫的效果。

 

 

三,除非樓底特別高,否則我個人不建議造地台,因為容易令空間變得很狹窄。假如係真的要訂造,謹記使用的物料要有防潮效能,而且開關要方便輕鬆,不便利用的話話只會讓空間閒置,也容易滋生細菌和昆蟲。

 

假如要加建地台,首要考量是樓底的高度以及整體空間是否足夠。

假如要加建地台,首要考量是樓底的高度以及整體空間是否足夠。

 

 

四,使用可伸縮或摺疊的家具,例如可伸展的餐檯、能上下升降或者簡單隨時安裝於天花的乾衣架等,其實市面上也有不少這類型的產品選擇,但要注意不能使用太過,由於這類型的家具始終會影響整體外觀,要維持家居的舒服度及整潔度,要取得平衡就要適可而止。

 

 

來自日本Takara的室內掛衣架,外型簡潔,可按需要拆下及扭上,非常方便,適合香港蝸居使用。

來自日本Takara的室內掛衣架,外型簡潔,可按需要拆下及扭上,非常方便,適合香港蝸居使用。

 

 

五,規劃空間的時候盡量考慮多用途功能,例如餐檯同時也可以是工作檯;對比單用途空間,不妨考慮一間建構一間多功能房間,在設計上多加巧思,同時集書房、客房及儲物室於一身。如何令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間隔更靈活性,如使用趟門或活動門等,可隨需要開合,於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用途,則可以變化出不同的空間。

 

 

窗台同時是儲物櫃也可作為座位。

窗台同時是儲物櫃也可作為座位。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