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6日

Less is More 的領悟

讀設計時, 從書本中認識了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一位現代建築巨人,Bauhaus的其中一位重要人物。非從事設計的讀者們,未必認識這位建築師,但一定聽過他的名句 —— Less is More。 當年二十出頭的我, 其實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反正是大師說的,就盲目跟隨,以為簡約主義就是有型。 這膚淺的詮釋,是我對「Less is More」第一個認知。

 

畢業後,工作了一兩年,參與過一些簡約主義的室內設計,意識到簡約設計背後的工序和材料各方面都複雜很多。例如設計師要一扇無框的門,其實裝修師傅要在整幅牆下工夫,工序和金錢都要陪數增加。那是我人生中對「Less is More」的第二次膚淺詮釋, 認為簡約主義背後的設計功夫多了就是「More」 的意思。

 

至於第三次認真地問自什麼是「Less is More」 ,已是13年後的今天。 突然之間, 對於這句句子的感覺都湧出來。 記得一位客人,他沒有任何多餘的物件,他說他不懂得簡約主義設計,卻懂得簡約主義的生活。當人懂得斷捨離,過着簡單的生活,自然腦袋和心靈都可以騰出多一些空間來接受多些新事物與知識 ,心胸也自然地廣闊了。這個例子說明簡約主義在於意,不在於型。又,幾年前開始研究日本的傳統設計簡約主義。日本人崇尚的是自然美,不造作不浮誇,誠實及真實地呈現物料自然的一面。哪怕木材是有天然的瑕疵,我們也欣賞她,因為她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在這個例子裏,「Less」是代表真實和誠實,不掩飾。

 

再從讀Mies van der Rohe 的作品集,看到他的名作Barcelona Pavilion ( 1929年建成)。沒有一點多餘的配搭,人們專心地留意綠色的大理石和噴水池上的雕塑,結構簡潔,線條鮮明。觀眾很容易專注空間與人的溝通,沒有任何雜念。   從古到今,主流宗教都教導人禪修或齋戒排走雜念。大概空間的簡約主義也是禪修的一種,讓人在寧靜的空間裏被包圍,認真地感受大自然和人的關係。所謂「捨得」,先要「捨」才有「得」。捨的是多餘東西,得到的不是實質的物件和財富,而是心靈的得着。

 

原來當人生經歷豐富了,旅行去多了,書讀多了,設計做多了, 我對「Less is More」  的理解原來已經自然地、不經不覺地印在我的心裏 。我不知道這是否Mies van der Rohe的原意,但至少是我這13年來自己用真心尋找和領悟的。回望過去自己對「Less is More」的膚淺理解,自己也覺得可笑。 不過黃偉文為陳奕迅寫的《苦瓜》是很好的解釋 ——大概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處。

d3e4b8c5c5bb91ad60f03c402ca7099b SlideHome_EUMies2017_NoTipo BarcelonaPavilionMies_CarlosBeamonte1_large BarcelonaPavilion-Bench_large Barcelona Pavilion | Barcelona, Spain | Mies van der Rohe

Read More
2018年08月19日

美國出生的中日混血兒的家居設計

有着加州的生活方式,日本傳統傢俬和華人的家庭觀念 ,室內設計會是怎樣? 香港的歷史背景令我們比較容易把各樣文化融合,這正正就是香港設計的優勢,客人說日本設計師或美國設計師都做不到這一點。位於香港中半山的2000尺單位,客人強調要有他小時侯在加州的陽光氣息,又有日本模糊的空間界線,又有華人對家的理解。結果我們和客人一同創造了這個在豪宅地段卻一點都不 金碧輝煌,反而是帶點傳統、帶點陽光、帶點大自然和帶點小清新的住宅設計。

 

客人的傳統中國傢俬上印着一個一個的杯印, 對我和客人來說,這是每件傢俬的歷史和人性。 印刷精美的雜誌配上芬蘭的marimekko, 是出奇的配合。Print

媽媽一邊做早餐,小孩急不及待地坐在早餐吧等着。爸爸正在用電腦。有日本血統的家庭特別喜愛這類日本型式的空間模糊分界。

Print
這種陽光配上這種空間安排,連我們工作中的同事也放鬆起來,談笑風生。

Print

中日混血兒家庭,展示由中、日長輩各自的古董家具。

Print

這件來自京都的古董日本傢俬已經擁有120年歷史,是客人的祖先留下來的日本根源。

Print Print

由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設計的瓷磚襯托明朝椅子,地上英國品牌Fire Earth 的圖案雲石,就是客人中、西、日的背景。

Print Print

豪宅地段的浴室不一定是貼雲石,反而小清新才令住戶得到真正的放鬆。

Print
男孩子已經逐漸長大, 已經不需要小朋友 顏色。Nurf Gun Wall, 模型櫃和書枱才是他最需要的。

Print

 

 

 

 

 

 

 

 

 

 

 

 

Read More
2018年07月25日

黑曼巴的家,皇帝的新球場

 

staples01

隨著Lebron “I‘m coming home” 又再 “I’m leaving home” 去到洛杉磯,無論你是否LBJ的支持者還是Hater,無疑LA Lakers在Kobe退休後又成為籃球迷的焦點。上星期到了洛杉磯工幹,合作伙伴一向知道我是NBA球迷,他和他的朋友也好像再次為湖人感到希望,都對我說「我們有Lebron」。而湖人的主場Staples Center見證住Shaq和Kobe的皇朝,也陪伴Kobe退休,之後迎接了Kuzma和波叔,再有the King的來臨,究竟從建築設計角度,它是怎樣的一座建築物?

建於1999年,又Anschutz家族所擁有及營運,他們也是洛杉磯銀河主場的營運者,也擁有倫敦的O2奧運場館。Staples Center可以容立二萬人,他同時是NBA洛杉磯湖人和洛杉磯快艇的主場,也是冰上曲棍球洛杉磯帝皇、WNBA洛杉磯火花的主場館。龐大的建築物佔地九十五萬平方英尺,高九十四英尺,闊二百英尺,有十五個包廂和二十個不同的event space。場外有七個運動員的銅像,包括大家較熟悉的Shaq O‘Neal和NBA Logo Jerry West。也有湖人名宿Elgin Baylor和天勾Jabbar等等,相信Kobe銅像只是遲早的事,不過到時必定又煩惱鑄造8號還是24號。

Staples Center由建築師Dan Meis設計,master plan包括旁邊的娛樂、購物和住宅多用途規劃。他說過超級開場的入口是因為呼應了荷李活人的 To See and to be Seen。除了舉行體育運動比賽,它也是多屆格林美音樂獎的舉辦地點。

據說主隊和客隊的更衣室中間有條秘道連接住,上年CP3代表火箭戰敗給舊東家洛杉磯快艇後,不知是否比賽途中出現爭執還是一向都有牙齒印,CP3利用自己是前地膽的「優勢」,帶領Ariza等人衝到快艇的更衣室找晦氣。這件事當然又被Shaq恥笑一番。

61DDB15C-9918-4222-8A6B-70358E2C96C3

 

 

5C84369B-AB14-4040-A236-47974B1A245B

 

 

 

Read More
2018年05月21日

裝修、自然、歷史

Honiton019

與客人第一次見面時,他重複兩次問我們:「你們是否能確定可以保留原有的柚木地板?」我們回答:「是的,要花一點金錢和一點力。但是絕對可行。」結果,客人就是因為這一個好像微不足道的承諾,選擇了我們。事實上,他說有些設計師都不敢應承。就是這個客人與設計師的共同追求,對木材、大自然和歷史的尊重,我們成為了朋友。

這個設計案子在西營盤,位於一座超過四十年樓齡的大廈內。客人在幾年前購入單位時,第一手的柚木地板,厚厚的實木大門和鐵閘都被這位有心的新業主保留了。幾年後的今天,因為小朋友開始長大,他們需要重新設計家居以便適合未來十年的需要。解決家居內間隔問題是直接的,但是屋內的歷史就是活生生而且一直在發展的。

我對客人說:「這些柚木地板是我小時候家裏的地板,是80年代出生的集體回憶。如果可以保留及翻新,這不單止是你的情意結,也是我和同事的情意結。」結果我們在工程中,逐塊逐塊揀選較為完整的木條,加以打磨和上蠟。然之後把有較多瑕疵的木條收集,鋪在衣櫃底和床底。這樣調來調去,除了保留着木材,也提升了整個地板的完美度。地板成為了屋內博物館主要的展品,讓兩位小朋友知道香港80年代的設計潮流。被吹捧的潮流可能曇花一現,但有手工藝和材料品質的潮流,卻經得起時間考驗變成經典。或者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地板是平平無奇,但對客人和我們,這是一個畢生難忘的工程。我們沒有注入新的設計,但希望將舊有的設計延續他的生命。當然除了客人和我們,居功至偉的還有不怕麻煩不怕辛苦的師傅手足們。

除了木地板外,在這個設計案子裏的另一個驚喜,就是六七十年代家居房門上面的氣窗。以前冷氣機並不普遍,門上的氣窗成為了通風的主要來源,令房間有空氣對流。但隨着冷氣機普及,新的室內設計都沒有這個智慧了。當師傅清拆現場舊有裝修時,發現每一扇房門上面都有舊氣窗,但是被上一手業主用木板封了。客人和我們都很雀躍,覺得這是大廈原有的歷史,我們都想把它延續下去。當然,畢竟現在都用冷氣機,而且有隔音的需要。所以我們用梗玻璃窗代替了活動氣窗。除了還原40年前的外貌,也讓小朋友睡覺時望見出面點點燈光,有多一點安全感。

在設計路上遇到這些客人是幸福的。以人為本,人人都懂得說。但人背後,我們還有歷史,還有大自然。沒有這個懂得珍惜歷史和地球的客人,我們又少了一間柚地板的住宅,恐怕又要浪費多一點木材了。Honiton006 Honiton009 Honiton011 Honiton012 Honiton013
Honiton022

 

Read More
2018年04月01日

長大後還可以儲玩具?

這對客人是第二次委托我們設計住宅。第一次是他們準備結婚,而第二次是他們的小朋友出世後搬大一點的時候。記得第一次為他們設計,他們和我都是未夠三十的青年,我初創業,男客人則在事業剛上軌道。那時屋子還不算很大,但給兩口子新婚安居則總算綽綽有餘。兩夫婦是玩具收藏者,也是時裝愛好人士,那時我們簡單地解決了家居日常生活的設計,接下來就是如何展示他們收集的奈良美智和Kaws的限量版公仔和手搞,Paul Smith椅子和地毯,非常直接。

 

七年後,收到他們的電話,說準備搬大屋要找我們設計新居。那一刻我很高興,回頭客永遠是最大的鼓舞。現在大家已經是三十中,男的事業有成,女的是賢良淑德的媽媽,而我也由七年前的Home office 搬到設計室了。由七年前客人盡量展覽收藏品,到七年後什麼考慮都以家庭為先;由七年前我花了很多心思為了打響名堂,到七年後我花的心思都在他們和小朋友的生活細節上。見證著客人和自己的共同成長,是很感動的。

harbourside_158

 

誰說有了小孩後要永久收起男主人的玩具?我們從博物館的展覽櫃得到啟發而設計的玩具展示,收藏了奈良美智的簽名玩偶和Kaws的限量版珍藏。

很記得女主人的一句話:「兩個仔可以玩Thomas and friends,但不可以攤哂出來唔收。」於是我們設計了電視下方的玩具櫃,大大的抽屜讓小朋友自己收拾玩具,而且手抽是穿透的,避免夾到手指仔。


harbourside_001 harbourside_022 harbourside_044 harbourside_045 harbourside_054 harbourside_128 harbourside_164 harbourside_167 harbourside_17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