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ötley Crüe 《Home Sweet Home》
香港應該沒有幾人沒看過至少一個無線台慶或者歡樂滿東華等大型電視節目。看過的朋友都會知道長達兩三小時的節目最後一個環節,一定是全台上下手牽手或者搭膊頭齊聲大合唱,唱的通常是甚麼《千千闕歌》,《朋友》等聽起來十分老氣的90年代K場金曲。小時候真的會把整個節目看完,幾乎每次都會看到台上有人唱到感動落淚,心裏奇怪:唱這種歌有甚麼好感觸的…
中學時期開始聽Aerosmith,Guns N Roses等爆炸頭樂隊,才了解這種令大家舉起點燃的火機(還沒有被禁之前,現在是開手機閃光燈了)唱得身體隨拍子左右搖擺的歌曲例如《Dream On》和《Sweet Child o’ Mine》,類別叫Power Ballad。Power指兩樣東西:一是歌曲富有強力感染力的信息,通常和愛情或感情等牽動情緒的主題有關。第二是一定要有強勁個性的主音來牽動眾人同聲齊唱,把氣氛帶動大家才會參與,否則只會有如亞視台慶。
在80年代之前,也就是Punk和重搖滾樂派未興起時,Power Ballad並不是每支樂隊都會考慮的曲種。一來對於習慣在高速遊走的樂隊,Power Ballad的節奏實在太慢了,二來當時Rock and Roll給人的印象都不太正面,他們唱的主題也離不開玩樂,叛逆甚至鼓吹暴力動亂等信息,弄個窩心大合唱始終格格不入。
帶頭改變這個定律的,是在1981年出道,由主音Vince Neil,主吉他手Mick Mars,主貝斯手Nikki Sixx和鼓手Tommy Lee組成的Heavy Rock樂隊Mötley Crüe。隊名來由是Mick Mars在樂隊最初還沒定名時聽到有人對他們四人的評語是「十分motley(四人幾乎沒有共同點,各有不同特色)的一隊crew」,後來再稍微改成Mötley Crüe,ö和ü兩個特別字母來自樂隊成員最常喝的德國Löwenbräu啤酒。
雖然81年已經出道,但頭幾年的發展十分崎嶇,因為成員們不斷因為醉酒生事而成為警察局常客。唱片銷量又低,經理人差點要申請破產。85年是Mötley Crüe的一個轉淚點,大碟《Theatre of Pain》把Mötley Crüe的名聲推上國際程度之餘,單是在美國本土已經創下四白金的紀錄(售出超過四百萬隻)。不過有趣的是,這隻大碟差點因為《Home Sweet Home》這首歌而胎死腹中。成員當時跟唱片公司鬧翻了:唱片公司和經理人堅持不把這首歌收錄在大碟裡面。「Heavy Metal樂隊怎麼可以唱Power Ballad?」是他們的控訴。跟唱片公司爭持到底的是Nikki Sixx。他後來在一個訪問中解釋這首歌的由來和意義。
1983年的夏天,四個寂寂無名的黃毛小子收好行李,從他們為追求夢想一同租下的小公寓步下,登上準備接他們做全美巡迴表演的旅遊巴。這是他們正式宣佈破產解散前孤注一擲的機會,一走就是十八個月。在這段期間Mötley Crüe那種接近pop但由強勁吉他和鼓作為主導的音樂加上視覺上的衝擊,成功地震撼了美國,也掀起了八十年代Heavy Metal和hair band的風潮。跑了十個州和無數個城市後,這幫黃毛小子步下同一輛旅遊巴,回到小公寓裡。四人坐下後感覺奇妙,心裡以為自己已經見識過全世界,但其實那個只是個三十年傳奇的起點。Nikki說還沒有紅的時候,四個死黨連做夢都想出去做巡迴表演。但諷刺的是在外面跑久了,眾人心裡想的就是能快點回到那個公寓。所以巡迴完畢,回到家的當天Tommy和Vince兩人已經哼出《Home Sweet Home》的雛形,Nikki記得整首歌很快就寫好了。
But my heart’s of gold
I had to run away high
So I wouldn’t come home low
It doesn’t mean they were always wrong
Just take this song and you’ll never feel
Left all alone
Feel me in your bones
Just one more night
And I’m comin’ off this
I’m on my way
I’m on my way
Home sweet home
故事的結局是Mötley Crüe成功爭取把《Home Sweet Home》收錄在《Theatre of Pain》內,創造出四白金的紀錄之外,四人也沒想過接著十年能與同期已經紅透半邊天的Aerosmith和Led Zeppelin一爭天下。
《Home Sweet Home》曾多次被其他歌星翻唱,包括今年自殺的Linkin Park主音Chester Bennington和鄉村樂女王Carrie Underwood。2005年颶風Katrina在美國中部造成大量破壞時,群星也曾用此曲作為鼓勵全國人民伸出援手幫助受害者重建家園的主題曲。以基督教作為主要信仰的美國,此曲也有特別意義:在經歷困境或者重疾的人,很希望上帝把痛苦都帶走(”Just set me free”),讓病人不需再受苦,重返天家。另一方面,美國很多青年選擇當兵,沒有實戰經驗的士兵很多時會在戰場上全身硬直,不能動彈,跟他說話沒有反應,甚至連自己名字身處何方都講不出。這是正常的反應,但會令他們和戰友陷於困境。富經驗的軍官在此刻會抓住士兵的衣領,重複問一個問題:“Where is home?” 並要他們大聲講出自己家鄉的住址,此時想家的衝動會轉化成勇氣,把雙腿解凍。
此曲也是Mötley Crüe在2015年末作退休演出時唱的最後一首歌,是在四人的家鄉洛杉磯舉行的。
《Theatre of Pain》大碟推出之後,Power Ballad成了各八十年代中重型搖滾樂隊的指定動作,包括Journey,Guns N’ Roses和Bon Jovi。
難怪長大後,人有了經歷,再次聽到老套到不行的「夕陽之歌」會不自禁地流下老套的眼淚,幸好淚中也帶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