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9

陳奕迅系列:《陀飛輪》

(Desktop link: http://blog.menclub.hk/nam/?p=558

 

Screen Shot 2019-04-08 at 10.51.11 PM

(Image from lifeslikemovies)

 

 

問十個人,十個都怕死,只是理由不同。

 

小孩子不想死,因為怕痛。中學生口裏說不,其實很怕,因為剛進入青春期發現了女孩子這事物。社會人說當然不行,死了誰供樓?已經在社會浮沉多年的中年人說不是不行,反正人壽保買了遺囑寫了。給我兩星期通知,交代後事,我乖乖跟你走。

 

唯一例外的是問那些新聞中常看到的百歲老人,他們說「我怕死?你不如訪問死神,看他是忘了我還是怕了我,遲遲不來。」

 

 

不過說到死,又記得曾經不下一次用「慘過死」「死咗佢好過」來形容人和事。的確有段時光覺得身邊甚麼都怕:怕爸媽老師責備,怕同學朋友笑。出外怕人望,最怕被問我想法。怕表白怕被表白,怕被甩怕甩人,分手後又怕街上碰到。工作了,讀書時怕過的事再歷史重演。是信心不足,自我肯定不足或者是自我認識不足,我也不清楚。

 

恐懼不安,在事業打拼期有效地成為發奮的動力。加入社會大機器成為齒輪後,要抽身不易,要脫身換業更是越來越不可能。再見了讀小一時在格仔紙上寫的「我的理想」。現在與理想最接近的距離就是與舊友相聚時,喝著威士忌互相遊說不如找些甚麼來搞。

 

25歲,覺得這些事情有一天會消失。35歲時接受了它們永遠都會存在的事實。悲哀的背後,同時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在乎了。不是對生命抱放棄心態,反而是對活著的定義改變了,所以此等事才算甚麼。半輩子(如果你是羅局長,那就是四分一輩子)貼心地為別人眼光和評價著想,到想通時只恨為甚麼不早點開竅。再想到年輕時自己認為是自私的人,現在則不覺得是做了甚麼大奸大惡的事。

 

賣錶的公司設計宣傳口號最容易了。世上最寶貴的不是時間是甚麼?不是人人都會經歷婚姻,所以連「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也給比下去。這個社會大機器的安排很精密,從你我拿到生平第一份薪水開始就用盡方法取之。

 

三十幾發現人生有限而且時間開始像倒水這個轉淚點,因人而定會帶來不同衝擊。其中一個結論是解脫:既然勞力士或精工都帶不入棺材,不如多投資在親人朋友的關係吧。另一個極端是響起人生警號:糟了,拿起紙筆計畫評估再修正。上次隨手打發掉的投資經紀的號碼在哪裡?要集合身邊五個幫我賺第一桶金的人。再約做人壽的舊同學飲茶。明天是週日也不歇了,當天起加班再見工,我信我這雙手很有用。甚麼結論也好,總之大家各自努力。你不說我傻,我也不話你錯。

 

然後縱使突然今秋,應該有的也未必已盡有。希望你的人生能有幾樣金錢買不到,眼淚沖不掉的大小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UIcYDq3_I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