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8

《Circus》Eric Clapton:被成長的男人

clapton

(Image courtesy of Spotify.com

 

1992年,Eric Clapton在紐約舉行了MTV Unplugged演出,並首次公開演唱其個人新作《Circus》。六年後他把該作錄製studio版,並收錄於Pilgrim大碟(大家知道該大碟封面是出自EVA人設師貞本義行嗎?)。這個流程與傳統樂壇發表新作很不同:通常新作品都是先錄製大碟版,然後利用演唱會的機會發表,或者兩者同時進行。Eric在很多年之後一個訪問時解釋了,他本來並不打算把《Circus》收錄於任何大碟中。那麼為什麼要在Unplugged演唱呢?原來該歌是他為兒子Conor寫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他人生中一件最遺憾的事,就是Conor的意外離世。

 

 

《Circus》描述Eric帶著Conor兩人一次在紐約到馬戲團玩樂的一晚。對於出生於英國的他們,一直只對美國馬戲團那種誇張的規模和形式有所聽聞。兩人都帶著冒險的心情,在喧嘩中度過了一個很快樂的晚上。很遺憾地就在那天不久,Conor因為一宗墮樓意外輕生了。馬戲團的回憶也成了父子二人最後分享的一晚。

 

在訪問中Eric表示寫作的時候,馬戲團的意義佔了兩個層面:分別是作為兒子短暫的一生中的一件盛事,也是兒子在自己心中的角色,就像穿梭不同城市的馬戲團一樣,無比璀璨可惜一閃即逝。

 

對於所有第一次看馬戲團表演的小孩子來說,都會帶著又驚又喜的心情。在七彩繽紛的燈光和舞台效果,夾雜音樂和笑聲中一個心跳的體驗。空氣中瀰漫著煙火的硫磺味,剛做好的爆米花棉花糖熱狗汽水,都是好吃的。看到小丑朝自己走過來時自然的害怕,但又偷偷期盼著一些有趣驚喜的發生。到處突然聽到圍觀表演的人群的譁然聲,此起彼落。只有一雙眼睛,一個肚子,一個晚上,實在太少。

 

六年後決定在大碟中收錄《Circus》,大概是因為Eric Clapton終於開始從痛苦中走出來,學會把自己生命中最繽紛燦爛,這個叫做Conor的馬戲團,收納成美好永久的回憶。學會永遠著眼於欣賞過程的好,而不是執著於捨不得他的逝去。並向曾經幫助他從黑暗中走出來的歌迷答謝,因為透過和他們分享這刻骨銘心的回憶,其意義得到昇華。

 

 

成長的機會,人人都有,唯獨大家對其定義永遠不一樣

盼一樣東西盼一輩子,最終無奈接受得不到的現實,並宣布不再輕易挑戰命運,是「本該如此」的成長

盼一樣東西盼一輩子,最終得到卻發現根本不是想像中一回事,是「不過如此」的成長

從看不透,到看透,再看破,最後看淡。不得不成長

 

 

感覺開了題卻圓不了場,唯有為成長作此大概描述:從前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時,會不時回頭看看這些曾經在生命中出現過的過客現在去哪兒了,過得怎樣。不知不覺發現過客都不見了:他們已經成為回憶中的常客。長大了,真正認識自己,也多了人生閱歷。也會偶爾回頭看看,不是為了尋找過客,而是看看地上那些以前曾經跌倒過的痕跡,自己跌倒過多少次,從原地爬起來多少次,而且又從疤痕中前進了多遠。回頭昂首邁前的一刻,提醒自己別把這一秒忘掉,因為成長了。

 

 

All you friends gather round
‘Cause the circus left tow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GF9Vjo_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GF9Vjo_I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