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失身夜
先祝大家今天聖誕快樂。
可能你們都聽過平安夜失身夜,Boxing day扑聲day的說法。聽起來很好笑,但為甚麼只有平安夜才是失身夜,難道重陽節不能有失身夜嗎?
年輕人和一些沒有性概念的成年人,對性總是充滿好奇,有研究香港邊緣青少年的機構進行了一項調查,大部分受訪邊青在12至18歲期間發生第一次性行為,75%受訪者是於自己或對方家中發生,反映兩性獨處同一空間,在沒有時間限制和沒有第三者在場時,最容易增加發生性行為的機會。而大多數受訪的未成年少女,願意與男伴發生性行為的目的就是希望取悅男伴。
台灣婦產科醫學在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下青少年性行為發生率有增加趨勢。受訪大一新生已有性經驗的比例達16%,女性比率為6%,男性比率則達到25%,平均每4人就有一人非處男,25% : 6%的數據可以是另一個故事,6個怎分25個,即在大學以外的地方是有足夠性伴侶分給那25個?
其中七成二受訪者在第一次性行為時會使用安全套,一成沒有做任何避孕措施,原因是性圢為來得太突然,沒時間先買安全套。
在中國《新京報》指2011年至2015年前,中國15-24歲確診艾滋病(HIV/AIDS)陽性平均每年約增加13%。2015年1月至10月中國大陸15-24歲新增感染案例為2662宗,比去年同期增長27.8%。
所有數字都只有同一個方向,就是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時間沒有比上一代晚太多,但沒有使用安全套的比率有上升,也表示性教育在這一代沒有效果。照理,這一代在網上得到有關性的資料比上一代方便,怎樣避孕,甚麼是安全性行為都很容易可以知道。那為甚麼不安全性行為還是這麼多?
其中一個是愛!男女雙方希望得到不同程度的愛,運用手法不同,使用工具不一樣。在家得不到愛便向外尋找,當然不排除會找錯人,以性換取愛。當中也有一些是分不到性和愛的關係和分別,以為性愛就是同一件事。
當父母要開口罵孩子為甚麼要有性行為時,可以先想想孩子是要性還是愛。
現在失身夜還要等到平安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