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0

《你還要戀愛,我還記得…》

前晚,同太太討論兩個兒子嘅將來預算開支,基本生活、學校雜費、課外補習、鋼琴等等費用,每堂每日每星期加起,我好似聽到我部PS4同IPHONE5向我道別嘅聲音。

做父母係一個好大嘅學問,由兒女呱呱落地來到呢個世界開始,我地就用盡我地可以用嘅心機時間金錢去跟住佢地身後,睇住佢地爬又睇住佢地跌,最後望住佢地由一步一步走,最後依依不捨咁目送佢地跑遠。

沿途,我地會自發地對兒女作出最大支援,仲有最多最煩既叮叮嚀。前面有石頭,你記得要避開;喂喂喂,果邊有隻狗,唔好行咁埋。冒險嘅唔可以做,危險嘅更加唔可以掂。

多數父母會主觀性咁將自己覺得好同唔好嘅事,安插於兒女身上最適當位置。小明手指很柔軟,明天開始學鋼琴;志強你記性很好,幫你報一個珠心算班將佢發揚光大。課外興趣班於現代社會非常流行,眼下好多小朋友每個星期都可能有六至七個興趣班要上,有個別甚至已經佔據左生活上大部份時間。

我自己唔喜好但亦唔反對呢種做法,其實一大堆興趣班每個月學費加起亦有一定負擔,上班族嘅父母就算唔可以時時刻刻自己親手去培養自己嘅小朋友,都願意承擔咁高昂嘅學費去令小朋友可以學得更多。每日咬住一個麵包做午餐,只要腦入面諗起將來小朋友學有所成嘅既情景,再辛苦都冇所謂。

但父母既勞苦同期望,同兒女嘅理想,唔一定可以搵到一條橋樑去搭通,古往今來好多兩代嘅既代溝問題亦係因為咁而發生。上一代覺得需要帶領住下一代成長嘅心態太根深柢固,而下一代想要獨立嘅信念亦十分堅定,從而所發生嘅爭拗入面包含住生活、處事、人際、前途同金錢等等各式各樣問題,解唔開亦講唔通。

父母話:我用半生時間同心血去栽培你,只係想你將來嘅路可以一帆風順。兒女答:我自己嘅前途我希望由我自己去抉擇。我嘗試過當兒女既角色去答呢個答案,亦準備做父母嘅身份問呢個問題。

直到今日睇到睇到呢篇新聞,我諗返起我細個嘅夢想:做一個的士司機。

住屯門嘅小朋友都會明白,細細個每逢坐巴士或者的士進入屯門公路,就好似路飛進入偉大航道一樣咁興奮,因為代表我地可以出九龍,代表有街去。同時細個返學前每朝起家姐都會開著個電台邊梳送邊聽歌,柔和嘅陽光加上音樂,令我覺得一大朝早聽音樂就好似一個美好日子既開端一樣。

的士司機正正就係可以同時做住以上兩件美好事情嘅唯一職業,我可以邊聽電台邊開車出九龍,而同時可以賺錢,呢份工仲有邊一樣工作可以代替?

但當我向爸爸透露我呢個諗法既時候,只係換來一句:「傻傻地,讀書讀得咁辛苦去做司機?做文職唔知舒服幾多呀仔。」

上一代用盡自己所有去投射落下一代既諗法同做法,永遠都係一個解唔開難題。有邊個父母會願意冒險自己兒女撞向面前既石頭又或者係走近路邊既一隻小狗,果份出自天生既愛同痛錫正正係呢個千古難題最糾結嘅關鍵。

就算最後佢地最後都可能會變成劉翔或者係Cesar Millan,父母都唔會覺得自己嘅諗法係錯。

父母都愛兒女,但從來唔會愛兒女嘅諗法。希望我自己都可以學識喺兩代之間點樣去愛,去愛兒女所愛。

 

bus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