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9

《跟著我,直到你自己會飛》

兒子長大了,會唱歌、會跳舞;愛搗蛋也愛撒嬌,我意識到要開始留意教好他的一切,但怎麼教,我真的毫無頭緒。
我在屋村長大,屬於在舊式家庭教育環境下長大的人,就是做人要做個好人,找工要找份好工那種碎碎唸式教導,很沒靈魂,不過上一代的教法大多數是這樣子。
很明顯不湊效,我是用家我很理解。

看著小朋友長大那種感覺是耗一生也不能在文字上表達的東西,這小朋友那邊廂還是睡在床上不能轉也不能爬,轉個眼已跑在你面前跟你說:「爸爸,包包。」
記得三年前那一天他跑到床上吻了媽媽一下,誰不知他突然捏著媽媽的頭,一邊吻還一邊擺動著,根本是電視劇內那種接吻的方法,我跟媽媽都大笑,我心底卻有一絲絲的不安。
他到底在那/什麼時間/吸收了多少這些我覺得他還未可以接觸的事物?

我又在想,其實我應該給他框框嘛?我應該讓他自由發展,我只需在旁指點。還是應該一路走在他面前,一路幫他安排他要走,又或者是我要他走的路,直到他走到了我期望中的結果,又或是他再不願意跟著我才停下來?

我是什麼?我可以給他安排一條適合他走,而他又走得開心的前途嘛?
我記得表弟說一句,安排一間好的學校,有好的學校自然有好的同學。我想這已是我會給他最大的框框了。

可能我在小康之家長大,我永遠不希望我兒子三點學跆拳五點又學吹蕭〈就是學樂器的意思嘛〉。
我只希望他讀好書,因為我覺得讀書是為了學道理,有了道理,做人能抓住道理,實行道理,就應該不會太差吧。

路還是很長,但每一天看見他的進步,生活上有什麼辛苦都已不重要。

還記得兒子會說的第一個英文字母,不是A,,不B,是R。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
兒子:「爸爸,R。」
我:「什麼?」
兒子轉個身整個人躺在床再說:「爸爸,R。」
我在笑:「什麼喇?爸爸不明白?」兒子還是那句:「爸爸,R。」
我停頓了良久,還是不明白,
兒子再一次:「爸爸,R。」

媽媽不耐煩,終於解答了我的疑問,

「佢叫你同佢R痕呀死蠢。」

 

父子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