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31

《足!球!是!需!要!熱!血!的!》

如果不是這一條外國的體育新聞,我也差點忘了那一股熱血。

 

意大利球壇最近又在熱賣一個新話題,意大利主帥柏蘭迪利有意將年屆三十七歲的羅馬王子托迪帶到明年的巴西世界盃。此傳聞一出,正反雙方立即作四六開,反對的一方說托迪太老,又久久未有替國家隊上陣,應該多給機會其他年青人云云。

至於贊成的人則簡單得多,完全是因為兩樣東西,托迪今年的表現和一份情意結。

 

我,絕對是屬於贊成的一方。

 

作為一個已經有二十多年資歷的標準球迷,我見証了世界球壇由戰術演變和科技資訊的進步。看見球員跑得愈來愈快、球鞋愈來愈漂亮、球衣也愈來愈窄,但熱情和熱血偏偏愈來愈少。

 

熱血者,泛指球場內所有令人熱血沸騰的事情,現在的球賽都講求計算和效率。除了個把大牌球員,其餘大部份的都需要完全根據教練的賽前部署去比賽,所以我們會偶爾聽到那個前場球員因為不願意協防而被雪藏,那一個球員又因為風格問題和主帥不和等消息。

 

我贊成托迪以來年三十八歲之齡再次走上世界盃的賽場,也正正是這個原因。

 

在現今這個足球世界去看,已經好像沒有原因給一個三十八歲,本來就已經要在三年前退休的中場球員代表國家走到最高的那舞台上,用現今這個足球角度去看,絕對不需要。

 

正正是因為在效率計算和足球最原始的那份熱血上的分野,我覺得現今的足球已經沒有從前那麼吸引。從前我愛看球員會不依戰術去實踐自己的風格,無論成功與否,那面鮮明的旗幟都會一直飄揚在自己的背項之上。

紐卡素年代的真路拿那一路單騎、耶保亞被譽為「魔鬼展翅」的高難度窩利、舒米高那種穩定而又瘋狂的出迎,當然少不了簡東拿那種天使魔鬼的混成一體。每次看到他們的表演,我都會覺得非常亢奮,然後第二天跑到球場上模仿。

 

我的足球世界,就是這樣建成的。

 

相比起來,現在的球員都面目比較模糊,球賽看起來亮點已不多。所以如果托迪可以重新入選意大利隊到世界盃,在球場上帶領一眾小輩如巴洛迪利和艾沙拉維再次舉起世界盃,那感覺一定會很爽,亦超熱血。

 

就像九四年世界盃決賽巴里斯終於可以趕得上康復再次上陣;

又或者是當年車路士每當落後我們都會等待教練席上的古烈治御駕親征;

九七年美洲國家盃丹尼臣在巴西國家隊左路逢人過人的初遇;

再到零六世界盃上施丹以一記充滿爭議的銅頭完結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些畫面,畢生難忘。

 

而最後一個原因,是填補一個遺憾。

 

十二年前,我在網上發表了一個人生第一個網上故事《最後拼圖》,講述一個已過高峰的意大利金童如何在困難之中再次入選國家隊,帶領球隊於零二年世界盃取得成功。

 

他可以再次入選國家隊,這是我當年的一個願望。

 

最後故事爛尾了,現實中的那個主角也沒有如我所願再次入選,我和他的一個夢,都悄悄的遺落了。

 

十二年後,希望托迪可以完成巴治奧十二年前未走完的路,到時,我一定會在電視機前,非常熱血的期待你出場。

 

totti

 

My Page : www.facebook.com/sithoch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