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路走來的地方:網絡文學》
前陣子受Dbc森仔邀約,到他跟艾倫還有阿V的新節目「職場引爆」中當嘉賓,訪問前他有問我要直播還是錄播,本來聽到直播兩字已有點怯場,但想想人生幾何,就斗膽答應,直播赴會了。
跑到數碼港的直播室,感覺新鮮之餘也多得森仔他們三個熱情的招待,令小弟暖過身後狀態回復了不少。
節目內容會以在職問題和現實社會的迷思入題,最後帶到我出身的地方:網絡文學。我一直都想推廣一下網絡文學,香港無論是文字創作還是出版業,現在都處於一個疲弱的情勢。有能之士青黃不接,又沒有新血的培訓,前景說不上是樂觀。
其實傳統上如果一些有意寫作甚至是出書的朋友,要找門路都比較困難,那純粹是一個惡性循環的問題,出一本書成本動輒幾萬還不包括宣傳,出版社挑故事的門檻也愈來愈高,說到底也是一門生意,沒把握的東西找鬼來也不做。
如果「網絡文學」沒有出現過,我相信我第一本著作「男人唔可以窮」不可能有機會成書,更有可能完成不了。因為網絡文學正正可以包攬了傳統文學一些與本身業界上老法規有衝突而實行不了的所有可能性,令整個出版界與時並進之餘還擴大了整個發展藍圖。
簡單說,傳統出版界覺得不可能把書的內容先放在公家地方給人任意觀賞,因為這樣子會影響銷量。但這一點到現在已經不成立,因為我們一眾高登巴打的書從來沒有因為曾經在網上跟別人分享過而影響銷量,而且在書展期間大部份都有不錯的反應。
原因可能正正是我們的故事都先放在網上連載,每天每晚都有一班讀者跟你分享你創作這個故事的心路,每個人的臉孔都混得很熟,慢慢發展出另一種可以供給出版界新養份的方向。換了在從前電腦不普及的情況下這個方法肯定不能實行,也正好說明從來所有偉大的發明都會是雙面刃,互聯網也不例外。
不用理會銷量而同時可以找到知音,題材不受限制,這個正面影響會令更多喜歡寫作的人踏出第一步去找尋自己想要的東西,新血愈多,對出版業的未來就會愈好,說不定還可以再出幾個Pizza又或者是向西村上春樹。
所以我也常說,要不是當時每個晚上都有一堆朋友在「鼓勵」我,男人唔可以窮這故事早已跟我以前寫的故事一樣爛尾收場,而之後所發生的電影版又或者是國內版本也不會出現,所以網絡文學對我來說,意義特別特別大。
很多華文地區的網絡文學早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也讓很多本來是兼職的作家安穩了生活,文字創作是一個苦活兒,沒事沒幹也會因為找不著靈感而苦惱,如果還要加上生活問題的話,又什麼可以寫得出好的故事?
所以我希望網絡文學可以盡快在出版界上獲得一個肯定的位置,然後香港可以更多人接納這個新產物,給予鼓勵和實際支持,最後是有更多的平台讓更多的網絡作家可以有穩定的空間,用一支筆或是一個鍵盤,繼續尋夢。
My Page : www.facebook.com/sitho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