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裝作沒有精神病
很久以前,一位經常拍攝驚慄片的導演,突然轉風格,拍了一齣「企圖」符合合家歡巿場的電影出來,最後無論票房與口碑都全軍覆沒。
我最後也鼓不起勇氣(也不願抽時間)去看這齣戲,不過我曾經問過一位前輩對這齣戲的評價,他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至今我仍然記得。
他說:「整齣戲給我的感覺,就像導演每一刻都在刻意努力地告訴觀眾──我其實很正常。」
這不就是我們經常在做的事嗎?
單戀時,你對對方日思夜想,你想打給他,但不敢,你見到他與其他人在一起,你心痛,但又要裝作沒事,於是將一切壓在心裏;
相愛時,其實你對這段關係很不滿,但為了維繫下去,你裝笑,裝作一切沒問題,你即使對他所做的完全看不過眼,但還是決定將一切壓在心裏;
失戀時,你痛不欲生,你不停偷看對方的動態,你甚至想到跟蹤他,只是為了知道他與誰一起,你一廂情願地幻想還有機會復合,但為了不想再失望,於是拒絕對求證,在旁人,在他面前,繼續裝作若無其事,最後那一切一切,都同樣壓在心裏。
壓著壓著,我們其實都變了精神病患者。
只是,我們面對群眾,面對親人,面對你心愛的人時,都在裝作正常。
有解決方法嗎?
對不起,沒有。
不能否認的是,世界上有些炸彈,你知道是沒有可能消滅,更沒可能引爆的。
就像北韓的獨裁者,中東的恐怖分子,甚至近在我們北方的…
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量取得平衡,讓他盡量不要爆發出來,對世界造成更大的傷害。
曾經為一個劇本做過關於抑鬱症的資料搜集,被訪的社工告訴我,面對抑鬱症,我們當然可以吃藥,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
醫生的處方,的確可以減少我們胡思亂想,但同時間,它也會令我們昏昏欲睡,甚麼都做不到。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意志,調整心境,面對自己。
面對愛情,以至社會帶給我們的精神病,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其實都是靠自己。
先承認炸彈的存在,然後找出一個平衡點,與他一起生活。
當精神病變成生活一部份,它就不再是病,而是你的另一個分身。
偶爾放他出來作個小惡,之後再將它收起來,裝作若無其事。
在這個世代,應該就是一種最普遍的正常吧。
陳詠燊@Sunnyhahaha (am730.com)
fan page:http://www.facebook.com/SunnyhahahaChan
(圖片:互聯網 圖片文字:陳詠燊)
陳詠燊 X 黃婉曼 最新著作《床頭的秘密 – 其實他沒有想像中那麼愛你》,各大書局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