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Heyo Hip hop人生交匯時
記得這次訪問進行至尾聲時,Heyo略帶失望的對筆者說:「點解你唔問下Hip hop只係男人才感興趣?」一條沒有肯定答案的問題,結果即場成了他與阿弗的閒話家常+理性辯論:「不少音樂多是講男人追尋理想。」「難道女人不會追尋理想嗎?」「音樂工業先由男性踏上一步,但其實各類型的音樂如Hip hop、搖滾樂,也不是越多女性參與嗎?」跟這兩位Rapper談音樂、談生活、談社會,實不愁沒有話題。但在輕鬆的詳談中,也感受到兩人對未來未知的一點愁緒。
撰文、訪問攝影:蒼井邱
劇照提供:Golden Scene
心態一致 促成友誼
Heyo接觸Hip hop,始於觀看籃球短片開始,也以一個「正」字形容當中音樂,後來也參與踩板、BMX單車等與Hip hop有關的街頭文化。「後來想找多點零用錢,於是從寫作出發,低成本嘛!如是者便在音樂創作上發展。但最重要,是我慢慢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很多訴求的人,創作,正好讓我一一表達出來。」至於阿弗的音樂路,可說受父母薰陶:「家中擺滿不少CD,多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漸漸會想多學亦多玩,特別是打鼓方面,動作與節奏的配合令我甚感興趣,亦因打鼓而愛上極具節奏感的音樂,便順理成章朝Hip hop路向發展。」
談及兩人怎樣認識,阿弗即對Heyo便作出讚賞:「那時我透過互聯網接觸Heyo本人及其歌曲,已感覺得rap得好聽,如他將胡琳某首歌再加一段,已覺得他甚有創意。於是便想認識他,便透過朋友介紹接觸他,看過他錄歌,大家也開始互想交流。」Heyo也笑着回應:「這樣可看出我和阿弗『搞』主流的心態已表露無遺!」
兩位Rapper當然不會「齋坐」,身處排練室自然會一展身手。
不甘與不滿 統統rap出來
『搞』主流,聽起來也似是對現實的不滿,又或個人志向方面心有不甘。看過《狂舞派3》,兩人又唱又演,當中情節當然不乏自身經歷,從故事大綱看來,似向地產霸權發炮,但相信觀眾看畢,也發現不只於此。就以音樂而言,當中也作出新嘗試。Heyo說:「片中有很多不同處境,於是我們在音樂上來更多形式、層次,就連rap的形態也是多樣性的,可以說影片音樂是完完全全的freestyle。」阿弗亦補充說:「可能有人仍覺得rap是一種比拼、競技,但今次我們在電影中作出rap的多面睇,它可以激情,也是一種抒情、溫和的表達,甚至如Heyo說這種freestyle是一種自high,玩押韻、玩音調、炒氣氛。統統就是以rap來豐富電影的細節。」
亦可以說,《狂舞派3》不只是一齣電影,而且是一份記憶。相信Heyo對此最為清楚:「戲中我在工廈區租地方玩音樂,經常『走鬼』;現實中我亦不缺這些經歷,自2012年參與過Working Holiday回港,便在觀塘工廈租了地方,八年間看到這裏的租金狂飆,我心中感到恐怖多於感慨!」
早於8年前黃修平執導《狂舞派》時,已找來阿弗(圖上)參與配樂,他更引薦Heyo(圖下)給導演認識。至今年的《狂舞派3》更直接讓兩人同時演出自己在工廈的歲月。
現實難過 但不忘初衷
在香港從事音樂創作,實不易為,由經濟,以至現今的社會氛圍,令行內人生存難上加難。Heyo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我常常去想,自己是否只是視Hip hop為一種玩意?要以此應付生活實在不易,但我若放下它,生活上有更多未知數。記得我當年確放下它去參加Working Holiday,但在當地只數天已忍不住再聽Hip hop,所以Hip hop對我來說已到『入血』程度。」
至於阿弗,他由在工廈的生活說起:「那時參與音樂創作及製作,認識不少志同道合的左鄰右里,是何等愉快的日子。但往後看着有人捱不住而離開,就算能留下來,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也實在難以專注了!」因此,阿弗常常有退下的念頭,至今亦如此:「但我退下來並非甚麼也不做,而是暫不想『公開』創作,只想沉澱下給予自己空間,調整身心,始終精神緊張、心情波動實難言有好創作。」而Heyo也表示希望自己在音樂創作上要確立目標,期間測試自己的取向,再作決定。「我會將上述的過程統統記錄下來,放入我的歌曲裏。有音樂人可以天馬行空去創作,我則不同,常常要兼顧現實事情,所以整個程或令我很繃緊,但又值記下來作參考。」
《狂舞派3》的結局,似是一種無可奈可的吶喊,但跟Heyo和阿弗接觸過後,筆者會反思:不放棄,總有可能!
《狂舞派3》中,Heyo和阿弗在音樂上本是同道中人,但前者以創作變成為地產商作宣傳,致兩人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