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8日

Cédric Klapisch──用心醞釀倫理深情

大相

蒼井邱不好酒,亦不懂分辨酒的優劣,但看過這齣關於法國布根地(Burgundy)釀酒業的電影《情尋酒鄉》(Back to Burgundy),卻品出一種教人難以忘懷的味道──人情味。導演薛德烈格比殊(Cédric Klapisch)曾執導《西班牙公寓》(The Spanish Apartment)系列及《巴黎》(Paris)等探討人與人關係的電影,可以想像《情》並非是甚麼「釀酒業大全」又或「某某酒莊廣告雜誌」一類影片,而是將戲中三兄弟妹的親情與酒融為一體,由味覺提升至感覺,更能體驗導演的一番美意誠意。

text:蒼井邱

photo:蒼井邱(訪問攝影)、FIRST DISTRIBUTORS(《情尋酒鄉》劇照)

訪問場地提供:Hotel Excelsior

鳴謝:香港法國文化協會

 

《情》講述布根地一酒莊的長子尚爾(皮奧馬邁(Pio Marmaï)飾)離家十年環遊世界,當他獲悉父親快將離世便趕回老家,與妹妹茱麗葉(安娜謝拉鐸(Ana Girardot)飾)和弟弟謝洛美(弗朗索瓦西維爾(François Civil)重聚。三人在工作、生活等各面對困難處,就在父親於採摘葡萄的季節即將開始時撒手塵寰,三兄妹對自身及家族事業,皆有不少苦與樂的回憶,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則日趨和諧成熟……

01

飾演戲中大哥的皮奧馬邁(中)、二姊的安娜謝拉鐸(右)及三弟的弗朗索瓦西維爾(左)聽從導演建議,拍攝前多看關於釀酒的書籍和影片,更與不少釀酒人交談以了解其生活和工作,從而可更投入演出。

 

執導與釀酒  皆在乎耐性

薛德烈格比殊早於十年前便想編導一齣關於酒的電影,到2010年便正式開始籌備。他的父親也是酒的愛好者,導演與其姊妹亦跟父親學會不少關於酒的知識。導演已有豐富執導經驗和一定的酒知識,但為甚麼用上整整七年時間才拍畢《情》呢?「我用上三個月時間完成劇本,但要走訪布根地酒莊進行資料搜集,包括訪問及拍片作紀錄等,則需花上不少時間。始終拍電影就如釀酒一樣,要出產優質的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事,但我相信作為導演或釀酒人,都於各自漫長的工作樂在其中。」

《情》中主角尚爾自年青時離家多年才回鄉,而導演本身23歲時也遠赴紐約修讀電影一段時間才回國,這是否意味此片是導演的自我投射?薛德烈格比殊微笑否認:「主角住在鄉間,我住在巴黎;主角從事釀酒,我不是;主角有一弟一妹,我則有一姊一妹。統統也不相同呢!但我作資料搜集時,訪問過不少釀酒人,從而得知他們個人以至其家族的生活如何,而將之融會創作成此片的故事。可以說,此片的人、情與事皆源自真實呢。」

02
薛德烈格比殊因紐約的自由氣息,而選擇到當地讀書、學習電影。他更笑說當地整體自由度比法國還要高。

03
《情尋酒鄉》是導演首齣以鄉間作背景的電影,亦是首次將重心放諸家庭三代人關係的溫情作。

05
電影展現出釀酒過程,從中也反映個人成長和親情關係,同樣醞釀多時,才更有所得着。

 

釀酒地美事趣事多

法國著名的釀酒地多的是,但薛德烈格比殊特別選擇布根地,只因當地的酒莊多屬家庭式經營,而波爾多(Bordeaux)等則屬大型工業化生產,所以前者背景更切合《情》的主題。導演回想在布根地的日子,無論人、景、情都教他難以忘懷。「布根地四季分明,但天氣總會時好時壞,就如戲中幾位主角也難預計何時才會下雨而影響葡萄收割等。但當地夏天陽光普照與冬天白雪飄揚時,都十分悅目,有時更有薄霧稍稍遮蓋葡萄園,這又是另一幅美景,只是剪接上因應故事發展而剪掉霧景部分。而拍攝演員收割葡萄的場口,也呈現一種有着理想收成的滿足感,亦十分壯觀。」不過,一場酒莊晚間派對的場口,對導演拍攝方面卻是一大考驗:「要一眾演員扮演酒醉的模樣確不易,但當然不能讓他們真醉,否則便不能拍攝下去了!這方面便要多花時間向一眾演員講解。」

06

薛德烈格比殊的電影將生活真實一面的大小事項儘量呈現出來,以教觀眾共鳴。

 

凡事用心可尋真

薛德烈格比殊從《情》以至他過往的作品,對友情、愛情或親情都有相當深厚的筆觸,充滿溫情而不濫情。對現代社會的疏離,他的作品猶如一道清泉,雅俗共賞。導演說:「現代人專注事業或學業等,便忽略身邊的人與事,我想他們也渴望有真愛、真友誼、真感情,但就是過份專注工作、或不信任其他人,致人與人間冰冷的感覺更形惡化。放開懷抱吧!放眼於其他事情,相信別人也與你一樣同樣渴望有真感情,互相溝通,情況可有改善。」對感情如是,對電影的看法亦如是,薛德烈格比殊向來不大喜歡荷里活大製作,對於那些千篇一律的警匪片、超級英雄片、科幻魔幻等鉅製,他既感新意欠奉,甚至在視覺和感覺上也太虛假。「我喜歡從生活中的大事以至瑣碎事、有趣或沒趣的東西中,發掘出趣味來,讓我的電影為自己及觀眾帶來具真切的歡樂,過去、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

07

薛德烈格比殊2002年的作品《西班牙公寓》,讓柯德莉塔圖繼《天使愛美麗》(Amélie)後在演藝界續保持人氣。(網上圖片)

 

大情大性的Ana Girardot

在《情》中飾演二姊的安娜謝拉鐸,早於四歲已演出第一齣電影《Après l’amour》,十多年後再於影視圈發展。其父親Hippolyte Girardot及母親Isabel Otero均為演員。安娜謝拉鐸笑言自己少時或與很多年輕人一樣,都不太想跟從父母的事業路向發展,但自她約十三歲開始,父母讓她每天看一齣電影,也慢慢對演藝工作產生興趣,之後更與薛德烈格比殊一樣──到紐約修讀相關課程。只29歲的她已有豐富演出經驗,但在《情》之演出對她來說也是一大考驗。「首先我本是巴黎人,在城市生活,但戲中的我則在鄉間長大及工作,角色在說話節奏方面會比城市人慢一點;而這角色在繼承酒莊事業的過程中,性格也有很大改變,由不敢表達自己至充滿自信。這些轉折,以至語言神態,我都要多花時間掌握。」由準備至演出當然費神,但她回想拍畢此片時,有貨車送來不少美酒佳餚作慶祝,大家在莊園邊聽音樂,邊享用美食,開心得教她依依不捨。

安娜謝拉鐸的大情大性,除了在電影出現,亦會於現實展現出來。「幾年前薛德烈格比殊曾安排我於他的電影試鏡,但即時得知沒被取錄,我有感自己失去大好機會,結果回家哭了一整天。但及後他致電給我說很榮幸我們將可合作,我開心得在家大跳大唱,興奮至極!」毫不掩飾真性情的安娜謝拉鐸,這或正是其作為成功演員的要素。

09

問及安娜謝拉鐸在紐約修讀戲劇有甚麼得著,她表示在當地可遇上屬不同藝術範疇的人,大家互相影響,對個人思想、學習或工作可帶來改變。

10

跟安娜謝拉鐸談及戲中她踩葡萄一幕,她表示踩踏其中雙腿會感溫暖,但就要花上不少氣力!

11

薛德烈格比殊表示安娜謝拉鐸的演出幅度甚廣,亦莊亦諧,收放自如,帶有Julia Roberts的影子。

 

好奇推動創作

正如上文所說,薛德烈格比殊拍電影要貼近真實,不誇張不矯飾,所以蒼井邱要強調這照片並不是本人要求導演拿出手機往街外拍來裝出一副好奇的模樣,而是本人本來請導演坐下拍一張半身照,他一見街外景致便邊看邊拍近3分鐘才坐下來。如此好奇心與觸覺,既可豐富他的ig內容,當然更可為其電影創作提供養分!

12

 

《情尋酒鄉》

上映日期:即日

B

Read More
2018年01月31日

一月電影回顧

IMG_20180131_065500

今年農曆新年為二月中,在聖誕後、農曆年前這接近兩個月的長長「攝期位」,在港公映的電影更百花齊放,娛樂大片、奧斯卡提名電影、以至其他中、小型製作在毫無大節「包袱」下陸續亮相,每個星期總有五、六齣,甚至超過十齣新片公映,作為觀眾可廣闊電影視野,大飽眼福!

Text:蒼井邱

二次創作圖片:Harrison Yau

 

menclub1

《荷里活爛片王》(The Disaster Artist)

如只憑James Franco這自導自演新作去認識片中主人翁Tommy Wiseau,再看看Tommy「名流青史」的爛作《瘟室》,之後看到金球獎頒獎典禮中James Franco上台接受最佳男主角(音樂/喜劇組別)獎項時,真實人物Tommy也走上台欲發言之際,卻被James輕輕「無情」推開,統統令我對Tommy Wiseau這個人物的印象是帶負面的──一個為求成名而亂來一通的電影外行人,恃着有錢就是任性,《荷》中的Tommy外行人點內行人,結果誕生一齣亂七八糟的爛作。但想深一層,James Franco在《爛》中對Tommy本身及《瘟室》本身其實也不是加以恥笑,我們看到Tommy拍戲和演戲是不顧情理,但亦看到他時而嘗試保留傳統電影模式,但又憑一股怪勁創新風格,最終換來的成果或強差人意,但換個角度來看,能帶給觀眾另類「歡樂」,也是其成功之處。《荷》從搞笑中帶出勵志,而成為一齣正面的喜鬧片。此刻蒼井邱再想深一層:若Tommy Wiseau先於Jean-Luc Godard拍電影,其成就會否變得不一樣?

 

menclub2

《藍天白雲》

曾執導數齣紀錄片的張經緯,今次處理這齣劇情長片,亦見功架!《藍天白雲》以冷峻如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一倫常慘案,帶着導演的紀錄片風格,令角色猶如真實人物般(此片靈感正源自美國一宗弒親案件),更容易令觀眾代入其中,感受角色背後二、三事。中學女生(梁雍婷飾)有個荒淫阿爸(陳哲民飾),女警(鄧麗欣飾)有個患老人癡呆症爸爸(黃樹棠飾),兩個女角也因此不能過着理想、甚至正常生活。女學生弒親,女警死忍,兩女角對照,見證「父親」這角色之不是(如影片對鄧麗欣的家庭有較多筆觸,效果會更理想),「家」已崩壞,視點轉到女學生的學校,又見校園欺凌、女生援交、小數族裔被歧視、男生弱雞……到處都是負面東西,對比全片最後一場實在感人:年青人的正常生活其實可以好簡單,偏偏得來不易。今天要怪年青人講粗口又反叛,不如成年人先反省自己建立一個怎樣的世界給下一代!

 

menclub

《冰之驕女》(I, Tonya)

有評論指此名人傳記片的風格受Martin Scorsese的《盜亦有盜》所影響,但蒼井邱看到最後,覺得其題材風格更近似Scorsese的另一名作《狂牛》:兩個主人翁同是運動員,同樣以暴力解決問題,同樣有過一剎那光輝但不能永恆。《冰》之導演Craig Gillespie今次處理得有趣的地方,就是以搞鬼偽紀錄片模式,讓主人翁Tonya Harding及其他主要人物如其母親、前夫等各自剖白,一起講述Tonya這位九十年代美國女子花式溜冰運動員的二三事,焦點放於其前夫策劃一宗襲擊Tonya隊友之案件,但當中Tonya也是否參與其中(很多美國人都懷疑她是真正主謀)?只有幾位當時人最為清楚,這也令Tonya的花式溜冰生涯就此玩完!全片另一聰明之處,就是讓各角隔空互相指搞,但自己所講的又似是而非(包括Tonya本人),既避免一面倒同情女主角惹來觀眾質疑,也把角色塑造得更立體和帶來無窮懸念。Margot Robbie傾情演出甚搶鏡,但今屆其他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對手實在超強,要突圍確不易;而擅長演中產或高貴「八婆」的Allison Janney飾演的怪獸母親,則在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項勝算較高。

 

menclub3

《縮水人間》(Downsizing)

一齣關於人類被縮小後之生活的電影,當你看到導演是曾執導《繼承大丈夫》及《酒佬日記》的Alexander Payne,心水清的觀眾可想像此片不會走史匹堡或占士金馬倫式的通俗娛樂路線。《縮》貫徹導演前作本色──探討中、老年男人的心路歷程,今次特別融入科幻元素,但沒有大搞人與物縮小後遇上甚麼與原世界事物之衝突、又或如《豆釘小靈精》一類迷你人大冒險等場口,而着力描述Matt Damon飾演的職業治療師為了經濟以至多方面有更美好的生活,而接受被縮小享受人生,當中探討不少社會以至世界問題,包括環保、經濟、種族、貧富懸殊、獨裁國度、人生目標等,正因要討論的議題甚廣,影片上半部展示縮水概念與技術等是有趣的,但後半部樣樣都講,致各項元素都只屬水過鴨背,連帶Matt Damon與Hong Chau飾演的越南政治犯的感情戲,及他與Christoph Waltz的友情,都來得一廂情願。如果導演在敍事上可連貫一點、鋪排細緻一點,效果會更佳。

 

 

 

Read More
2018年01月25日

LEGO大宅院獅王坐鎮 新春Selfie新景點

大相

一到農曆新年,各個商場以大紅大紫的傳統裝飾作佈置,實屬意料中事;以LEGO作主題的大小展覽,每年總會在香港舉行,亦不算新奇事。但上述兩者crossover,悅目程度正話你之一加一可大過二!最近沙田新城市廣場便出現由LEGO組件轉化成的傳統大宅院,組件都放大20倍接近實物原大,除了建築充滿農曆新年氣氛,就連老幼人仔都換上新裳迎新歲,進行不同賀年活動,參觀人士可於院內與這群「親戚人仔」Selfie,再加上一隻由15萬顆LEGO Bricks砌成的巨形醒獅,成為宅院標誌,大小朋友亦蜂湧爭取合照!

Text:蒼井邱

Photo:蒼井邱、有關機構

 

四合院風格再創新猷

負責設計及製作今次LEGO展覽的,正是LEGO專業認證大師Andy Hung。過往曾參與多個大型LEGO展覽的他表示,今次展覽特別處是為配合農曆新年,由LEGO呈現出的用具與裝置也全屬中式,而成為最具傳統地方色彩的一次LEGO展覽。「我個人十分喜歡北京四合院的建築風格,所以今次這大宅院也是參考它而設計出來,例如大門、紅柱、以至一些藍綠色花紋等,都盡量以簡約的風格呈現。此外我亦加入不少裝置如人力車等,既豐富中國傳統特色,也帶來更多拍攝場景。」

01

大宅院內LEGO人仔三代同堂,邊個係阿爸、阿媽、舅父、表哥等,就由你自己分清楚啦!

0207

「大宅門」的牆壁裱上一幅由近3萬顆LEGO Bricks砌成的「運財小狗圖」,可愛又好意頭!

06

於「大觀園」散步時,小心唔好踩中中間的小水池!

04

喺「大觀園」個小涼亭唔好周圍走,企定定影張相啦!

0809

「正廳堂」前通常會擺一對石獅子,不過狗年將至,當然變成石狗像擔正迎新歲。

17

「正廳堂」另放有四款由LEGO粉絲設計砌成的微景模型,大小場景與各狗狗成員帶來溫馨又熱鬧的農曆新年氣氛。

10

「喂!唔好掛住影相啦!埋位打番十六圈先啦!」

11

呢位飾演舅父的LEGO人仔真係壯,可能佢踩咗好耐人力車搞到周身熱辣辣,寒冷天氣下只着件背心都冇有怕!

 

獅王威武cutie兼備

是次展覽可細分為六大特色建築場景,包括:「巨型鴻運醒獅」、「大宅門」、「吉祥閣」、「大觀園」、「正廳堂」及「庭院深」。展場內的建築與人仔模樣、舉止等固然吸引,但論全場最搶眼的,則非「巨型鴻運醒獅」中那獅王莫屬,Andy亦自言他與團隊花了最多時間和精神在這獅王上:「由造型(南或北獅)、神態、用色、結構等,我們都經過多番考慮,最終選擇南獅,以紅色為主來增添節慶氣氛,而這獅王的表情也多添一份可愛,帶來親切感。在結構方面,慶幸LEGO公司方面有一獨特的電腦軟件,我們將3D草圖輸入,它便一層層呈現各部分的結構、模樣,再經我們不斷修改,才能砌出現在這栩栩如生又穩妥的巨型醒獅。由設計至砌成這隻獅王,已花了超過五個月時間呢!」

1215

Andy Hung表示今次用LEGO Bricks砌出巨型醒獅的凹凸位極為細緻,難度比他過往所砌成的展品都大大提高。

1314

獅王身長超過2米、高達1.6米,造工考究,屬全場焦點。

 

又玩又攞樂滿足

除了參觀與合照,今次展覽更安排多樣活動,讓大家樂在其中:來個DIY LEGO許願牌,親手掛在「吉祥閣」牆上拍照留念,完成許願後,更會獲得贈品換領卡;又或者在農曆年新年前(即日至2月15日)快快換領LEGO minifigures祝賀潮語利是封,小朋友收到這些利是必滿心歡喜;此外,又可趁展期內的星期五、六、日及公眾假期參加工作坊一試砌出指定模型,成功的話將獲贈LEGO minifigures限量版揮春,工作坊證書及贈品換領卡,有機會換取LEGO賀年特色模型;另外還有Andy Hung創作的限量LEGO賀年醒獅模型。漫遊大宅院,都可以滿載而歸!各項活動詳情可瀏覽相關網頁、社交媒體查詢。

1816

自製LEGO許願牌,健康、財富、學業、姻緣想嗰樣有嗰樣!

19新城市廣場__LEGO mini build_如意涼亭 新城市廣場__LEGO mini build_姻緣燈籠 新城市廣場__LEGO mini build_福氣財神

「庭院深」後有攤位讓大家挑戰砌出「福氣財神」、「姻緣燈籠」或「如意涼亭」三款賀年特色模型。

21

換到潮語利是封,人生得意闖高峰!

 

Box

「新城市廣場 x LEGO新春遊樂園」

日期:即日至3月4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

地點: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三樓拱型玻璃天幕廣場

 

Read More
2017年12月31日

十一月電影回憶

IMG_20171231_091033

十二月有聖誕節「坐鎮」,大打大笑、熱熱鬧鬧的片種掛帥是意料中事,這些電影是好看,但無甚驚喜。反而在十一月這香港電影淡季,正因沒有佳節「包袱」,任何類型電影、大製作或小本經營一上無妨,變成百花齊放,當中有不少口碑甚佳之作,映期延至與觀眾歡度2018年!就如蒼井邱對十一月部分電影的回憶,有視覺之美、有審視香港現況、有嚴肅變成搞笑……統統教人難以忘懷!

Text:蒼井邱

二次創作圖片:Harrison Yau

 

空手道正版

《空手道》(The Empty Hands)

從杜汶澤多年來在公開場合或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言論所見,都會估到他這齣自編自導自演作會反映甚麼社會、政治、香港人心態問題,但當蒼井邱見近年掛着「本土旗幟」的香港電影每每以「喊口號式」對白表達故事題旨或編導的立場,已感到肉麻、煩厭,反而《空手道》以簡約對白(歐錦棠的角色設計至為一絕)鋪排故事與人物性格的變化,更為討好。戲中鄧麗欣的經歷可能是不少香港人的寫照,究竟要為花心人浪費時間、為利益(將物業劏房租出)虛度下半生,還是為目標好好努力打一場?你懂的!

 

_20171115_080524

《情謎梵高》(Loving Vincent)

「羅生門」式推理奇案電影,大家看過不少;關於荷蘭印象派畫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傳記電影,歐美等也拍過多齣。但將上述兩項元素結合,再以「Low tech」動畫技術演繹出來,便成就了這齣非凡之作。「梵高究竟點死」已概括全片內容,不過戲中老郵差之子為死後的梵高送信,過程中他所見所聞,既拍出懸疑性,更慢慢塑造出梵高的個性,戲味十足,吸引人追看下去。當然更要佩服此片的創作班底,先拍攝眾演員的演出,然後由百多位畫家按每格片段全手繪出來,畫出六萬多幅畫而呈現這齣電影,在今天甚麼3D、「動態捕捉」等技術盛行之時,仍有這份不做羊群、寧作驢子的堅持,倒有藝術家的一份堅執,與影片主人翁及其畫風相呼應。但奇怪是,「殺神少女」Saoirse Ronan經油畫化後,外貌看起來竟有點似盧宛茵!

 

追捕

《追捕》(Manhunt)

要討論吳宇森電影宇宙的合理性,實屬多餘!他的電影中,警察往往遲大到抵達槍戰現場,反派的手下總是「無限量供應」,個個甘於賣命。但今次吳導演將日本流行小說重拍、遙敬七十年代高倉健主演、同樣改編自該小說的電影,卻來得有形無神:同樣有吳氏簽名式男性情誼,但礙於這是「國際電影」,日方代表福山雅治及中方代表張涵予不是雞同鴨講(但又像明白對方說甚麼),就是以生硬英語溝通,結果演員發揮、角色描寫都受影響;同樣有吳氏的白鴿飛舞,但今次安排卻如雞籠被撞散般群雞亂飛一樣,大大降格;同樣有吳氏的招牌槍戰,但剪接呈混亂,最後男女老少個個竟如雙槍雄上身互射互隊,惹笑多於刺激!吳宇森要保持個人風格,但硬繃繃套在這故事,再加上要考慮市場,選角上反而難為了演員(戲中張涵予外形似地盤工多過律師),最終變成不倫不類。與高倉健合作無望,對吳導演來說固然是憾事;而現在《追捕》的成績,亦教支持吳導演的擁躉失望!

 

第三度殺人

《第三度殺人》(The Third Murder)

是枝裕和一試犯罪、法庭片類型,但並非搞曲折懸疑,而是將其多年來的電影題旨與風格(像《誰調換了我的父親》觸及父親身份、血緣,又像《下一站,天國》有着長(而不冗)的對白)合而為一成就此片,變成從類型超越類型!一早已知役所廣司確有殺人,但行兇動機,竟可慢慢揭示為富不仁、法律制度的千瘡百孔、法律界人士思想之片面或「是是但但」,以至家庭倫理崩壞等問題,實在精奇出色。役所廣司可說是全片靈魂所在,與演辯護律師的福山雅治之連場對答固然精彩(當然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留意他們長長的對白),而演受害人女兒的廣瀨鈴跟役所廣司的對手戲極少,但兩人的關係、情感,也全靠他們的內心戲表現得恰到好處。結局的茫然、迷失,教觀眾對是非對錯可能有更深入的體會。

 

wonder

《奇蹟男孩》(Wonder)

毫無疑問,此片其實安排在聖誕檔期上映更為適合,好在香港觀眾亦識貨,聖誕檔期減了場次但依然旺場。雖然此片故事發展較一廂情願,甚至有些暴力場口(片末Jacob Tremblay飾演的小主角的朋友對抗欺凌者的用招都幾狠毒),但在今天這世途險惡、大人講求功利、自私、充滿歧視、仇恨的時代,看看這齣對大小朋友都俱教育性和啟發性、感人而不煽情的電影,實屬賞心。看着因病做了多次手術(包括臉部整形)、臉部如毁容般的小主角在家庭、學校的成長經歷,對個人自信、與人相處之問題等怎樣一一克服,在加上對其他配角的充分描寫(演Jacob Tremblay的同學Noah Jupe及演姐姐的Izabela Vidovic都有不俗發揮),統統令影片在故事、人物、情感等都有不少令人難以忘懷的篇幅。蒼井邱敢說,為人父母看畢此片會獲益良多!

Read More
2017年12月13日

Michel Hazanavicius──他所知高達的二三事

01大相

今時今日,香港人都已不多談論日本動漫《機動戰士高達》,更遑論上世紀中開始拍片至今的法國電影新浪潮猛將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了!所以先要讚賞香港發行商肯「冒險」將關於尚盧高達的傳記片《高達:革命性改變》(Redoubtable)帶到香港滿足小眾影迷(果然影片到第二周上映之場次即大減),同時也佩服此片導演米修哈薩拿維斯(Michel Hazanavicius),把一位「活著的傳奇」的多個面貌呈現出來,但若拍得不好,「高達粉」自然對導演集中火力;如高達真身看到自己被扭曲的話,相信也不會放導演一馬!但米修也肯「冒險」,一切是因緣際會!

text:蒼井邱

photo:蒼井邱(訪問攝影)、Golden Scene(《高達:革命性改變》劇照)

訪問場地提供:Hotel Excelsior

鳴謝:香港法國文化協會

 

一本傳記 成全一戲

曾憑《星光夢裏人》(The Artist)摘下奧斯卡小金人的米修,之後曾執導題材迥異、觸及車臣戰禍的《踏破鐵鞋尋覓愛》(The Search)。這位法籍導演今次「膽敢」觸動脾氣向來古怪的高達,乃緣於一本傳記。「約兩、三年前我準備坐火車到巴黎,車程只需約兩小時,我忘了帶當時正在追看的書,於是在火車站書店購買另一本書準備於車程中細讀,當時看到一小巧書本,原來是高達第二任妻子、女演員安妮維雅嬋絲基(Anne Wiazemsky)的自傳《One Year Later》,書中描寫她與高達在1968年開始的闗係變化,還有高達在電影和思想的趨向偏激等,我看畢感到這是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便嘗試致電安妮,欲買下版權拍成電影。但早於我之前,亦曾有其他人跟她談及相同事宜,但統統被她拒絕,當然我亦不例外。就在我掛線之前,我向她表示很可惜,因這書內容十分滑稽(funny),她聽到funny一詞,竟即回答可跟我見面一談。到首次會面,她告訴我也感到書中內容滑稽,但之前從沒有其他人說過這觀感。大家看法一致,便促成《高達:革命性改變》之出現。而當時她知道我會將其傳記拍成喜劇,亦表示贊成。她強調高達一向予人嚴肅之感,但她正不想此電影會出現一個形象嚴肅的高達!」而米修在寫劇本期間,安妮從不參與其中。米修續說:「她除了是演員,也曾任編劇和導演,或因此明白劇本創作需有很大自由度,從而沒給予我任何意見。她表示如她看過劇本的最終版本覺得不滿意,便不用在此片製作名單上加上她的名字便可,不用刪改。慶幸她最終接受其名字出現!」

02

安妮維雅嬋絲基曾與不少名導演合作,如法國導演羅拔布烈遜(Robert Bresson)的《驢子巴特薩》(Balthazar)等。(網上圖片)

03

安妮真身與飾演高達的路易加維爾合照。安妮剛於兩個月前在巴黎逝世。(網上圖片)

04

《性上癮》女星史黛西馬汀(Stacy Martin)飾演安妮一角,在片中與路易同有裸露演出。

13

兩齣電影製成的二次創作照片。

 

老頑童變自大狂

在六十年代起一眾法國電影新浪潮主將中,高達無疑十分「出位」,其創新的電影技巧如「跳接」、「配樂錯置」等,打破一般電影的表達模式,看來有點奇怪,但正正教觀眾對電影這媒體加以反思。六十年代正是高達的黃金時期,由其首齣長片《斷了氣》(Breathless)開始,至往後數年的《女人就是女人》(A Woman Is a Woman)、《春情金絲貓》(Contempt)、《阿爾伐城》(Alphaville)等,將類型電影玩轉再玩轉,教觀眾耳目一新。但至六十年代中後期,學生運動爆發,左翼思潮興盛,連高達亦在1967年也執導了《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Two or Three Things I Know About Her)、《中國女》(La chinoise)及《周末》(Weekend),宣揚馬列思想。而《高》此片正講述如日方中的高達拍攝《中國女》前後之事,當中講述他怎樣變成毛派藝術家、行為思想怎樣變得激進古怪、與妻子安妮的關係怎樣漸趨惡劣等。片中的高達自負但迷茫,既大男人亦小男人,確教人難以捉摸。但片中的高達經常出醜(街頭示威常常跌破眼鏡、在大學生論壇上發言不久便遭報以噓聲)。神級導演被「丑」化,米修表示創作此片其實非有此意圖:「眾所周知高達是個不易相處的人,我主要跟據安妮的傳記呈現這人物的深層一面。如果戲中的高達脾氣好、對人人友善,那才教觀眾大吃一驚。其實此片也展現出高達在電影工作上怎樣掙扎,只是有些細節我是幽他一默,而非貶低他。」

05

高達於1967年執導的政治電影《中國女》,說出口宣傳馬列主義及毛語錄。(網上圖片)

06

路易加維爾飾演高達以半禿髮示人,由瀟灑男變成囉唆大叔,令人眼前一亮。

07

導演米修的太太、《星光夢裏人》女主角貝妮絲碧祖(Bérénice Bejo,右)在《高》中飾演的Michèle Rosier,集記者、時裝設計師、電影導演等身份於一身。

15

米修拍成《高》這喜劇,而他自己也一向愛看喜劇,如比利懷特(Billy Wilder)的作品等便屬他至愛。

 

不易理解 但令人敬佩

今年87歲的高達,現於瑞士過着半隱居生活,但仍有拍片,不過甚麼影展、宣傳活動、記招等,也別旨意他會出席!米修亦曾聯絡過他,但都未獲回覆。「我為《高》一片作籌備時,曾寫信給他,但並非向他請教甚麼,而是知會他會拍《高》一片,不過他沒有回覆。到拍攝期間,我也曾把劇本寄給他看,對方仍沒回覆,甚至有可能他從沒看過那劇本呢!」而事實上高達往後也曾表示將他的經歷拍成電影是愚蠢的。不過這一切也屬米修意料中事:「其實我也沒期望他會喜歡此片,總之一切就是以原著作者安娜的角度出發,再加入我的觀點轉化而成。可以說,此片不是為高達、甚至也非為安妮而拍攝,一切都是為了觀眾。」

高達不易相處,但其作品總有一些會教人着迷,米修對他部分電影亦加以讚賞:「他六十年代的電影教人神往,七十年代其政治電影實在不易理解,到八十年代又有一些電影如《芳名卡門》(First Name: Carmen)等令人對他重拾信心。他在一眾法國新浪潮導演中自成一格,除了其思潮和拍攝手法,還有美指等也引人注目,如六十年代當年看來,其電影內的傢私物物件等看來『很假』,太超現實;但今天重看,便會發現這些物件更接近真實,印證了其電影的前衛性。」

08

《斷了氣》是高達對傳統電影模式的一次嚴峻挑戰,也確立了他在六十年代要走的電影路。(網上圖片)

09

高達的電影世界以至其個人性格思想,都教人難以捉摸。(網上圖片)

 

主角之父  「打擊」高達

在《高》中飾演高達的路易加維爾(Louis Garrel),十多年前曾演出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執導、觸及六八風暴的《戲夢巴黎》(The Dreamers)。不過米修決定找他演出時,之前從未看過《戲夢巴黎》,只看過他部分電影,但從中看到他的演技既可靠,又有一種令人信服的氣質。米修續說:「亦為『高達粉』的路易,外形面貌其實完全不像高達。而我找他演出時還未有完整劇本,這教他既緊張,更不知如何演繹。直至他知道這是一齣喜劇,就如放下心頭大石,演出也變得自然。」跟米修談及路易的父親、亦為著名電影導演的Philippe Garrel,原來他曾影響到當時人近中年的高達產生「退下」念頭,米修說:「Philippe於1968年執導他首齣長片時只19歲,那一年已38歲的高達遇上中年危機欲退出電影行列,當時他看過Philippe的首作更自覺電影有了Philippe而不再需要他了。可見Philippe Garrel也曾獲高達欣賞。」不過相信Philippe估不到的,是高達當年遇上的煩惱,現在要由其兒子Louis在銀幕上「承受」了!

10

Philippe Garrel(網上圖片)

 

「高達」我見過  我真係見過

真正的高達連米修也未能跟他會面,蒼井邱一類凡夫俗子又豈有機會跟這大師見面?不過蒼井邱除見過「高達」模型外,倒也跟飾演高達的路易加維爾碰面。話說三年前我曾到巴黎欣當他與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合演的舞台劇《False Confessions》,完場後會有一些觀眾等待他們爭取合照、簽名等。路易也慷慨迎合觀眾要求,不過他因趕時間關係,於是主動拿起影迷的相機手機,以秒速作selfie,因此,蒼井邱與路易的合照因「秒速」關係,就變成如此模樣!好一齣《矇矓的高達》!

111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