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
文:楊浩然  
POSTED ON 12 Aug 2015

港紙媒經歷「黑色七月」,兩份報紙、兩份刊物,包括《成報》、《新報》、《忽然1周》、《壹傳媒》相繼結業、一度停印或裁員。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資深傳媒人于品海濶別香港傳統多年後,將於今年第四季出版周刊《香港01》,觀其燒錢豪爽、要羸的決心極大,唯能否在這個新舊媒體交替時代,在營運上達致收支平衡,相信定必荊棘滿途。

于品海曾於1991年收購《明報》,為創辦《明報》的金庸的指定接班人,但因被揭發在加拿大讀書時留有案底,結果黯然離開。惟其對於傳媒仍充滿熱忱,繼續投資,而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他旗下傳訊電視(CTN)於1997年,成為全球首家發佈鄧小平逝世的媒體,比新華社更早發佈。于品海於2009年收購紐約多維新聞網,主力報導中國政治新聞。事隔多年重返香港媒體市場,于品海的《香港01》,將出版周刊及經營網媒,班底以《明報》及《明報周刊》成員作主導,包括《明周》前總編輯龍景昌、《明報》偵查組副總編輯戚本業,編輯方針以報導香港新聞為主。《香港01》打算聘請逾500人,選址為觀塘一座工廈的3層廠房。



筆者公司一位兼職女生,剛獲《香港01》聘請為記者,從她口中得知,即使只是應屆大學畢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月薪已達1.5萬,較其他報館新入職記者為高。她在7月底獲聘,因觀塘總部仍在裝修中,10月初才上班,可見于品海為人極其豪爽,打算以獅子撲兔之勢加入傳媒戰圈。

從人數來看,《香港01》多達500人的規模,用於出版日報已綽綽有餘,更何況只是出版周刊,殺雞焉用牛刀。從班底來看,《香港01》的重心在於傳統紙媒,偏偏紙媒已是夕陽工業,還有多少人會靠紙媒接收資訊?曾幾何時,免費報紙也有其叱叱風雲的年代。筆者曾為香港一家免費報紙工作,剛創刊的時候,早上8點未到,所有報紙己被搶清光;可惜風光不再,現時免費報紙熱潮已過,9點過後,還有大量報紙剩下。市場飽和,讀者減少,紙媒成為夕陽工業在所難免。



免費報紙銷量大不如前,更何況是收費報紙,《新報》結業、《成報》一度停印,已道出了香港傳統紙媒的末路。若《香港01》想主攻新興媒體市場,廣告費向來是傳媒主要收入來源,但新媒體的廣告價值仍低於傳統媒體。《香港01》若要達到收支平衡,要不從廣告費入手,就要向讀者收費,但即使雙管齊下,都難以走出當下香港媒體市場的困局。《香港01》已運作一段時間,單是租金、薪金等支出已花費不少,要繼續營運下去更要花費天文數字,一旦無法於短期盈利,于品海等於燒錢。

傳統紙媒正如西下夕陽,讀者人數下跌、廣告市場萎縮;新興的網媒彷如初出旭日,儘管前途無可限量、易於吸納讀者,但廣告價值仍未能充份反映。于品海斥巨資招兵買馬,辦雜誌和網媒,即使一炮而紅、廣納讀者,但與其鉅額投資和每月開支相比,廣告銷售量是否足以達致收支平衡,暫時難以想像。惟于氏對傳媒仍有熱枕,筆者祝願其能殺出血路。




作者簡介

楊浩然

曾在傳媒廣告行業打滾十數載,經歷高低起伏,現自立門戶Stonesoup Communication,轉戰新媒體市場公關推廣製作,時亦撰稿月旦點評政經。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Stonesoupcommunication

WeChat:stonesoupltd





由細到大,大家都聽人講「錢唔係萬能」、「錢買唔到快樂」;但到你大個出社會,你就知道「無錢萬萬不能」、「無錢就好難快樂」。咁究竟錢能夠買到啲咩呢?近日有網民用Elon Musk嘅舊照整理出佢歷年嘅外貌變化,對比 ...
powerandmoney
【財富】錢買不到快樂但買得到… 網民整理Elon Musk歷年外表變化
22 May 2024
做服務業之所以難頂,其中一個主因就係無論邊個國家、乜嘢文化都一定會有「西客」嘅存在,就連大家刻板印象認為所有人都好有禮貌、服務非常週到嘅日本亦唔例外。日本「JR東日本」上週就發出公告,表示公司為保護員工 ...
powerandmoney
【日本】JR東日本保護員工「反西客」 遇無理要求將報警、提告
29 Apr 2024